■《利瑪竇的奇妙人生》編著李韡玲。

在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信仰中,其中一個核心的信念,就是上帝會給每人一個活的意義,甚至一個要完成的使命。但無論是信徒與否,相信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活下來的理由。比如在1552年出生於意大利的利瑪竇,就無懼文化、語言、信仰和環境的阻隔,來到中國展開傳教的旅途。

而書籍《利瑪竇的奇妙人生》的編著者李韡玲則為利瑪竇着迷,藉着文字延續和探索他的傳奇生命,致力將其精神帶到現今世代,感染更多年輕人。「我覺得做人應該要有使命感。」李韡玲說。■文、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陳苡楠

2020年是利瑪竇逝世410年,同時也是中國和意大利建立雙邊關係50周年,為趕上這個充滿歷史意義的時刻,李韡玲早在2018年就為編寫自己第二本有關利瑪竇在中國的書籍《利瑪竇的奇妙人生》做好充分的準備和資料搜集。利瑪竇是天主教在華傳教的開拓者、當時東西文化的橋樑之一,李韡玲這次邀請了二十多位利瑪竇專家與學者攜手,編著一本有關利瑪竇在中國精彩點滴的書籍。《利瑪竇的奇妙人生》不但描述了利瑪竇的傳教生活,還記載了他如何將西方天文、數學、地理等知識帶入中國。有別於過去有關利瑪竇的書籍,本書從不同學者的學術研究中,為讀者多角度解構利瑪竇在中國留下的腳印,並記錄了他在北京病故,其後獲得萬曆皇帝賞賜墓地的歷史見證。

利瑪竇與肇慶的緣分

李韡玲早於九歲的時候與利瑪竇「結緣」,當時在圖書館揭開一本有關利瑪竇的翻譯書,用的都是古典文字,當時作為一個小學生的她沒有一句能看懂,而唯一能夠吸引眼球的只有「肇慶」兩個字。「因為我是肇慶人,那時候就促使我長大以後要重寫這本書。」十年前,也正是利瑪竇逝世400年的時候,李韡玲順理成章完成了兒時的夢想,編著了《利瑪竇在中國—西學東漸第一人》。然而,李韡玲並未就此滿足,「當時我還不夠滿意,所以我就趁着這些學者都還在的時候,抓緊時間集合他們再一起編寫有關利瑪竇的故事。」她自己也回到了肇慶——利瑪竇在中國的第一個據點,親自撰寫了《利瑪竇的奇妙人生》其中一個篇章<肇慶:山清水秀、人傑地靈>。除了頌讚肇慶的好風光,也紀念1583年利瑪竇定居肇慶的時候,住在崇禧塔旁,與高要市遙遙相望的時光。

除此以外,為豐富利瑪竇在肇慶的記載,李韡玲還邀請到著名學者、現任肇慶名城與旅遊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劉曉生以及肇慶學院博物館館長范雪梅,一同回看利瑪竇在肇慶的生平事跡,以及在他離開這片土地以後的後續故事。其中一篇由劉曉生撰寫的<中國第一座天主堂『仙花寺』的傳奇>,描寫了當時利瑪竇被兩廣總督劉繼文驅逐出肇慶以後仍然繼續上路,沒有放棄傳教的使命。而對於後來仙花寺用途的爭議,劉曉生在本文就結合了相關文獻及碑刻資料,在當今學者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寺改觀」新說,提出劉繼文將仙花寺改作祭祀仙人呂洞賓之道觀——仙花觀。而范雪梅則記錄了多年來在肇慶舉行與利瑪竇文化學術交流相關的活動,並聯同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進一步研究和深挖利瑪竇歷史文化,當中<意大利瑪切拉塔城與肇慶結為『友好城市』>的篇章中,就回首兩地因為利瑪竇而建立的友誼,同時記錄了多年以來中、意兩國無間斷的深度交流和學術成果。

歷經四百餘年魅力不減

書中提到作為外國人的利瑪竇罕見地得到當時的皇帝認可,病故以後被允許埋葬在中國,並在墓碑上雕刻上龍的造型。而碑首正面中心,則有十字架、字母HIS(為耶穌會的會徽)和三顆楔狀紋。碑石屹立於「碑林」,後來被定名為「利瑪竇和外國傳教士墓地」。「我寫東西的首個原則就是要先感動自己。」李韡玲說。即使利瑪竇逝世至今已經有400多年,這塊墓地歷盡過無數變遷與歷史的洗禮,仍然被保存下來,得到萬人的尊重,這本身已令人驚嘆。而無論是利瑪竇帶給中國的貢獻,還是後人對他事跡的回應,都讓李韡玲深受感動。其中,利瑪竇墓地義務講解員沈昌瑞,從一個「守墓者」靠自學、翻閱文獻變成一部利瑪竇的「活字典」,不僅熟悉整個歷史,後來更當上這塊墓地的「導遊」,以宣揚利瑪竇在中國的事跡作為自己的使命。在<守墓者言——讓文物與世界『對話』>一篇中,沈昌瑞寫下了這片「碑林」的歷史由來,也書寫自己成為講解員接待林林總總來訪者的有趣故事。「我感受到他的熱情和誠意,無論做什麼事情也好,沒有誠意是不能做到最好的。」李韡玲說。

李韡玲提到利瑪竇最值得讓人學習的地方,是他對文化的包容、對事物的廣闊胸襟,能讓人窺探到他長遠的目光和世界觀。李韡玲更直言:「對人的寬容度與胸襟,是現代人所缺少的。」即使從小接受西方教育,來到中國他願意入鄉隨俗、放下自己,除了接納中國人「裝香」、拜神等習俗,還熟讀儒家思想,並將它融入到生活當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李韡玲覺得利瑪竇做了一個很極致的榜樣。推及自身,她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先觀察自身,然後再去照顧身邊的人,慢慢達至互相尊重、讓周圍環境和諧的境界。而《利瑪竇的奇妙人生》的出版,彷彿正刺中了香港目前環境的痛楚之處,近年社會的撕裂與紛爭,帶來了沒完沒了的分歧。「希望利瑪竇的精神可以鼓勵大家彼此讓步,對話固然重要,但社會更需要的是體貼、諒解與包容。」李韡玲期望通過這個媒介,讓年輕人冷靜下來,學習前人帶給我們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