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式台胞證將退出歷史舞台 卡式讓台胞感受同等待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蔣煌基 泉州報道)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局消息,2020年9月20日,最後一批本式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俗稱「台胞證」)即將到期失效。從「台灣同胞旅行證明」到卡式台胞證再到本式台胞證徹底退出歷史舞台,全國台企聯常務副會長、福建省廈門台協會長吳家瑩開心地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台胞往來大陸證件的變化,正是兩岸一步步走向融合的縮影,今次本式台胞證退出歷史舞台,亦是大陸落實台胞同等待遇的進一步表現。

台胞證是簽發給台灣居民來往大陸的法定旅行證件,持該證可入出境大陸、在大陸合法停居留。自1992年5月啟用以來,台胞證經歷3次升級改版,證件防偽性能和社會化應用水平不斷提高,截至2019年,已累計為1,160餘萬台胞簽發2,300餘萬本。

花3周辦證到落地簽

吳家瑩1992年首次進入大陸。「那時候我經常去日本出差,所以在日本辦理了《台胞旅行證明》,所以第一次到大陸就不需要落地香港再辦理旅行證,可直接轉機飛大陸。」吳家瑩很感慨,「我的本式台胞證已經換到第六本了。」他依然記得,辦理「旅行證」需耗費約3周時間,一次辦理有效期一年,且都要去日本辦理。

隨着往來大陸愈發頻繁,吳家瑩選擇在香港辦理了本式台胞證。「其實到後來,如果台胞沒有辦理本式台胞證,大陸的機場還可以提供落地簽,當場發的落地簽有效期一個月。」吳家瑩說。而1989年首次進入大陸的全國台企聯副會長、福建省泉州台協會長楊榮輝,對旅行證的印象更為深刻。

卡式可自助通關更便捷

為方便台胞來往兩岸,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2015年7月1日起全面取消台胞簽註政策,並於同年9月全面啟用卡式電子台胞證。「以前很麻煩,每次要到香港的中國旅行社辦理,一開始一次往來有效期是三個月,後來一年可以多次,五年多次,一直在進步,在方便台胞。」楊榮輝於2018年年底辦理了卡式台胞證,「卡式台胞證方便了很多,可以自助通關,而且去銀行或者金融機構辦理相關手續,卡式台胞證會更便捷。」

吳家瑩認為,卡式台胞證配合居住證,讓台胞感受到了同等待遇。「本式台胞證退出歷史舞台不僅是迎合社會潮流的進步,也是祖國強大的象徵。」他說。據統計,2015年至2019年,台灣居民來大陸累計達2,937萬人次,平均每天在大陸旅遊、工作、學習、生活的台灣居民接近35萬人,台胞證已經在社會生活各領域得到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