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適逢魯迅先生誕辰144周年,第十六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頒獎典禮暨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成立五周年紀念活動,於上周六(11日)假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舉行。同場舉辦「文化有力量:魯迅、香港與抗戰—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歷史圖片展」。自2021年首次設立香港賽區以來,魯青獎在香港的影響力逐步提升,今年比賽繼續分為寫作比賽與書法比賽,並分設母語及非母語組,賽事共收到7,082份有效參賽作品,參賽總人數較去年增長55%。其中,寫作比賽競爭激烈,在1,333份有效作品中,共有116名選手晉級決賽角逐獎項。
典禮的主禮嘉賓包括魯迅長孫、魯迅文化基金會會長周令飛,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九龍工作部部長祝小東,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李慧琼,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課程發展)何燕萍,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董事長、總編輯張國義,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立法會議員、香港特區政府青年發展委員會副主席梁毓偉,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余健強,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總裁楊彬,九龍地域校長聯會主席郭文坤,香港島校長聯會主席詹漢銘,新界校長會副會長邱少雄等。
勉青年思考獻力國家為港發光
在致辭環節,周令飛表示,每年佳作都如同一扇窗,讓他得以窺見當代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這種跨越時空的回響,正是對魯迅精神最生動的詮釋。
何啟明提到,魯迅在國家危難之時以文字激發國人愛國之心,他勉勵當代年輕人思考應如何為國家作貢獻,為香港發光發熱。
李慧琼表示,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她的工作目標與魯迅、魯青獎的目標一致,即通過文學創作、文化交流等不同的形式,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和國家觀。
張國義表示,今年是魯青獎香港賽區成立五周年,又恰逢抗戰勝利80周年,這讓本屆比賽的意義更為深遠,讓大家思考文學、青年與民族歷史命運之間的深層關係。
美國魯迅文化傳播協會會長許紹理發來視頻祝賀,並宣布魯迅青少年文學獎美國社區組委會於今年成立,標誌着魯迅精神的火種已在大洋彼岸播撒生根。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香港分會主席鄭培凱教授回憶年少時對魯迅作品的渴讀,「整個抗戰期間,我們發現大多數的文化人都在響應魯迅的精神,就是你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評審讚初中生隸楷書老道
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評審委員會書法組專家評審、香港《美術家》雜誌副總編輯、香港古琴研究會會長、香港天風畫會主席梁基永博士對香港青少年的書法水平感到欣喜,部分初中生的隸書、楷書作品已相當老道。評審委員會副主席康一橋表示,決賽命題盡量從年輕人的生活經驗出發,收穫了許多真實直接的年輕人的心聲。他說,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所以收到的參賽題目包括《我的中國心》、《同根同心》、《民族魂》等。
在典禮的尾聲,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組委會常務副主席、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副主席、香港青少年知行書院發起人沈燕玲感謝所有文學的同行人。參賽的同學證明了文學不僅僅是課本裏的活動,不是張張考卷的答案,而是青春最滾燙的心跳。
本屆魯青獎香港賽區比賽由魯迅國際文藝聯合會主辦,特區政府教育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特別支持,魯迅文化發展中心、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組委會指導,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承辦。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