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俊明、李紫妍、黃寶儀、帥誠 珠海報道)第十五屆珠海航展17日閉幕。主辦方透露,在為期6天的展覽中,簽訂總值約2,856億元(人民幣,下同)合作協議,成交各種型號飛機1,195架,較上屆增長超一倍,吸引近60萬人參觀。航展期間,參展的「大國重器」星光熠熠,新興產業動能澎湃,「空天海陸」裝備展現中國科技實力,以「新質生產力」引領未來。有專家指出,本屆珠海航展除了展現中國的自信與開放,還傳遞維護和平與開放合作的願景。

文匯報


今年的中國航展首次實現了「陸、海、空、天、電、網」全覆蓋,不僅展覽面積和領域在不斷擴大,我們也通過本屆航展展出的各類裝備模型看到了中國裝備發展的未來。

吴承祐


電子對抗技術在現代戰爭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目前各國都在不斷投入資源和技術力量以提升自身的電子對抗能力。國產「電子對抗」沙盤首次亮相本屆珠海航展的中國電子展區,融合通信對抗、雷達對抗、光電對抗等打擊干擾手段,還原作戰場景,吸引大批觀眾觀看「大呼過癮」,驚嘆國家軍事「軟殺傷」能力持續提升。

梁美玲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