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專家:塑膠遇火釋有毒氣體增風險

2025-11-28 04:24:53 國際

香港文匯報訊 全球各地現時常見的住宅修繕物料和傢俬中,含有大量塑膠製品,其遇火後燃燒溫度較木材更高、速度更快,亦更容易散發劇毒化合物。消防專家指出,火災中塑膠製品燃燒釋放有毒氣體,加劇消防員搜救和被困者逃生難度,有毒物質也會沉積,影響後續清理重建等工作。

《大西洋》月刊引述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2022年一項研究顯示,住宅起火時含塑膠製品燃燒產生的煙霧,毒性遠超木材和紙製品,塑膠製品燃燒除釋放氰化氫氣體外,還包括鉛、砷、石棉和氰酸鹽等有毒物質,以及鄰苯二甲酸酯、呋喃、戴奧辛等一系列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當中多數毒性極強,有致癌風險。

美國南加州今年1月大規模山火期間,加州消防局負責人阿庫尼亞表示,大量住宅的塑膠製品燃燒產生有毒物質,變相阻礙現場搜救,「我們無法讓消防員們停留在房屋附近,他們在有毒空氣中即使佩戴防毒面罩,救援風險也很大。」分析也指火災撲熄後,有毒煙塵和灰燼仍會沉積,部分建築殘骸可能會將其吸收,成為苯和氰化物等有害化學物質的「儲存庫」,增加清理工作難度。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