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月中環華懋大廈棚架三級火「燒通頂」後,大埔宏福苑再發生因棚架引起的火災。根據特區政府勞工處的「竹棚架工作安全守則」及屋宇署《竹棚架設計及搭建指引》規定,棚架的保護網必須由阻燃物料組成,但阻燃網成本貴近一倍,港九搭棚同敬工會理事長何炳德補充,一副阻燃網價值90元,無阻燃功能的普通網僅50多元,而且阻燃網不耐用,要經常更換,成本高昂;普通網則能不停重用,建議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循保護網物料是否合乎防火規定進行調查。
棚網作為棚架的主要覆蓋物,其防火性能對火災的控制至關重要。資料顯示,屋宇署早於《2011年建築物消防安全守則》中已明確規定,所有建築物外牆棚網必須具備阻燃特性,並符合相關認可標準。今年3月及4月,屋宇署亦分別發出通告及修訂《竹棚架設計及搭建指引》,再次強調棚網的阻燃要求。
香港樓宇安全學會會長何鉅業表示,為防止維修期間混凝土、雜物等掉落街頭,保障行人安全,傳統竹棚架外圍會包上保護網、帆布等加入尼龍的易燃防護材料,屋宇署已要求相關物料須經阻燃處理,例如在生產過程中加入抗燃物質,或經噴塗、浸泡處理,令其即使着火亦能迅速熄滅,防止火勢蔓延。
昨日到場視察的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分析,雖然香港建築工地經常使用竹棚,而竹枝本身由乾燥竹材製成,但正常情況下並不容易燃燒,除非火勢猛烈。而維修工地火警,經常由煙頭、電弧焊接、風煤焊等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火花造成。
建議阻燃網強制定期檢測
周思傑指出,阻燃棚網的性能會隨時間及環境因素逐漸失效,因此需要定期檢測,定期更換已失效的棚網。業界一般建議每月剪取棚網樣本進行測試,以確保其阻燃性能有效,但目前法例並未強制要求定期檢測,「若棚網阻燃劑失效或使用了非阻燃材料,均可能違反法例,並對公共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近年建築業引入金屬棚架,防火能力較強,香港建築師學會副會長潘浩倫指出,竹棚面對狹窄施工場地或外形多樣、結構不規則的工地時,可更好配合複雜施工環境;而金屬棚架的結構參數可通過精確計算得出,安全可控性更強,也更符合現代化施工需求。不過,他相信今次火勢快速擴大的原因多數在於保護網上,即使改用金屬棚架,若網料易燃,火勢亦會迅速蔓延。
除了棚網的阻燃功能,周思傑認為,事件亦揭示工地的管理漏洞,包括施工現場的風險評估,以及對地盤雜物的清理和熱工序的監管,「施工現場的管理亦需加強,特別是在進行熱工序時,應採取額外的防火措施,例如濕潤棚網、移除易燃物,並在現場配備足夠的滅火設備。」
倡檢討施工期間火源管理
香港註冊消防工程公司商會主席翁振騰指出,除物料阻燃外,更應關注施工期間的火源管理,例如明火作業時,應配備滅火器並安排專人監督。他亦認為政府部門有必要檢討施工及維修期間的防火安排,並探討是否需制訂更嚴格標準,以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禮願、李千尋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