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移民外國多年的朋友,幾年前已在考慮回流養老問題。兩年前她仍是把目標放在大灣區,每年返港節目之一,就是到大灣區參觀護理院。大家對她的選擇總是不以為然,認為人脈在哪裏,養老就該在哪裏。朋友經過深思熟慮,看準香港樓價,最近返港火速置業,決定未來日子回港養老。
兒女早在外國落地生根,長者一個人回流香港,凡事得靠自己,可謂勇氣可嘉。同齡人大派定心丸,如今機械人技術發展神速,「機械保姆」面世,當一朝不能自理時,子女又不在身邊,若不想去養老院,還有機械人同在。大家都為「機械保姆」投票,這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機械保姆」在照顧起居飲食方面,無疑是好幫手,但也存在一定隱憂,比方「被照顧者」的私隱如何保護,也是一大顧慮,畢竟機械人由電腦操控,電腦程式怎樣處理「被照顧者」的私隱,都是大家關心的。
在安全情況下,長者並不抗拒新科技。有位年近80歲的長者,把個人童年照片傳了給老同學,利用AI技術,將老照片修復與增強,加上藝術效果,出現不同時期美麗的「她」,美孩、美女、美婦,一張張陌生的臉,長者清心直說,AI照片有自己的神韻,朋友讚嘆有點像「鍾楚紅」,假作真時真亦假,把她弄得心花怒放。原來虛幻的「青春」,也會帶來片刻快樂。然而,並非所有人都願意這樣「美化自己」,畢竟那不是真實的。詐騙案與日俱增,個人照片也需要好好保護,AI工具處理了你的照片後,會有什麼後果?我們無法了解開發人員,如何收集與分享資料,還有資料私隱和安全程序,有何保護措施?事實上,大眾想深究也無從入手。
針對長者騙案無日無之,「AI鍾楚紅」對此信心十足,自問腦筋清醒,她認為長者沒什麼資本可以被欺騙的;對日新月異的詐騙案,年輕人上當個案固然不少,何況對AI技術初接觸的長者,盲目介入,是存在一定風險。
針對長者的詐騙,防不勝防。有次到銀行辦理財務,客戶經理的房間暫被佔用,原來是有長者客戶誤墮騙網,他們都是相當自信「醒目」的,銀行攔截詐騙成功,報警正在問話。客戶經理說,一個月都有多宗這樣的騙案,銀行職員天天都以「攔截」為己任,救了不少長者,對此他們引以為傲。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