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晉)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昨日在宣講會上表示,國家高度重視港澳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作出專門部署,「這些戰略部署和重大舉措,必將指導和推動香港和澳門『一國兩制』實踐譜寫出嶄新篇章,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作出更大貢獻。」
侯建國在宣講會上着重介紹「十五五」時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大牽引、驅動、支撐作用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並結合香港實際重點闡釋了「十五五」規劃建議關於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內容。
他表示,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十五五」規劃建議着眼拓展國際循環,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與世界各國共享機遇、共同發展,對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部署。香港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通過更好發揮雙向開放橋樑作用,全面強化「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功能,香港一定能夠打造成外部資源要素引進來的大通道、大樞紐,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在助力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發揮更大作用。
侯建國表示,現代化產業體系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實體經濟為支撐,先進製造業為骨架,現代服務業為依託,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技術基礎。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科技和經濟競爭,必須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新質生產力。香港在高等教育、人才引育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可以通過持續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內高校院所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依託前沿科技和產業創新實踐,培養更多拔尖創新人才,同時可以加大力度引進和培養國際前沿高端科研人才,加快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做好灣區基建機制民心「三通」
他續指,區域協調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下一步要不斷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機制「軟聯通」、灣區居民「心聯通」,充分發揮前海、南沙、河套、橫琴等平台先行先試作用,引領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把港澳的金融、旅遊、商貿、科研等優勢與廣東的製造業優勢、應用場景優勢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在推動產業升級、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作出更大貢獻。在堅持全國一盤棋基礎上,鼓勵各地發揮比較優勢、各展所長,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樑,實現重點地區的一馬當先,帶動全國面上的萬馬奔騰。
關於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方面,侯建國強調,發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建設平安中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