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黃玉山問:「十五五」時期主要目標已在「十五五」規劃建議(下稱《建議》)中進行系統布局,面對新發展階段,在一系列目標以及體系當中,最值得大家重視及遵循的要點包括哪些方面?
中央宣講團成員祝衛東答:「十五五」時期的主要目標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是一個有機整體,需要系統把握、全面推進、協調發展:
一:更加突出高質量發展主題,《建議》把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放在主要目標首位,體現其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等;
二:更加突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是世界百年變局的關鍵變數,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建議》明確了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等目標;
三:更加突出加快建構新發展格局,作為戰略性布局,《建議》提出居民消費率明顯提高、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主動力作用持續增強、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更健全等目標;
四:更加突出人民至上價值取向,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建議》提出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的目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等;
五:更加突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原則要求,《建議》把將國家安全保障更加鞏固列為主要目標,邀請大家深入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有效化解各種風險,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促進長治久安、經濟健康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等。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問:《建議》提出「十五五」時期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的目標,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在這個戰略當中應如何發揮優勢?
中央宣講團成員侯建國答:可以從三方面發力,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功能,在支撐國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發揮更大作用:
一是建議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新一輪科技革命前沿領域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研究和顛覆性技術創新等;
二是建議充分發揮香港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以及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特色優勢,進一步健全創新生態體系,加大力度引進培養更多前沿領域的高水平科研人才,大力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吸引更多國內外優秀青年人才來港求學深造,打造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三是建議香港進一步加強與國際一流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交流合作,舉辦更多高水平學術交流活動,積極牽頭發起國際大科學計劃,設立國際科技組織,打造全球科技開放合作的平台和樞紐等。
全國政協常委姚志勝問:香港應該如何發揮「一國兩制」優勢來打造全球科技開放合作平台的樞紐?中央可以在這方面給予哪些支持?同時,中央能夠如何支持香港打造科技開放合作交流的中心?
中央宣講團成員侯建國答:國家支持香港建設國際科創中心,這已經明確在《建議》中提出,《建議》是方向性的、定性的,下一步就是要圍繞《建議》,各部門、各地區要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和規劃。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容永祺問:「十五五」期間的其中一個重點任務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香港作為國家的「超級聯繫人」與「超級增值人」,在這方面要如何助力國家?
中央宣講團成員侯建國答:香港在金融投資、航運交通、對外貿易、專業服務等方面具有重要優勢,可通過更好參與和服務國家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戰略部署,在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首先,香港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等,可以通過豐富離岸人民幣業務,優化證券市場,開拓海外新資金等方式,促進雙向投資。
其次,香港是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可以建構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等,打造雙循環聯通的重要橋樑紐帶等。
此外,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在國際科技交流合作、高水平人才培養與引進等方面,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楊莉珊問:「十四五」期間,國家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建議》進一步提出統籌建立常態化,防止反貧致貧的機制,這項工作將如何推進和落實?
中央宣講團成員祝衛東答:有關工作的推進重點包括在幫扶對象上,常態化幫扶會面向全體農村人口,只要是有反貧致貧風險的都可以納入,實行動態管理,該進就進,該退就退;堅持精準幫扶,對有勞動能力的,鼓勵更多依靠自己雙手勤勞致富,對沒有勞動能力的,通過社會救助等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等。香港與內地血脈相連,許多香港同胞長期支持內地公益事業,可以說脫貧攻堅的成果中也有香港同胞的一份功勞,希望香港同胞在今後實施常態化幫扶中,繼續發揚樂善好施、扶危濟困的優良傳統,積極奉獻愛心,貢獻力量。
來源: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會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晉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