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嚴鍇華、盧慧穎)中央宣講團昨日向香港各界宣講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嘉賓指出,香港是重要的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可以打造國家「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在助力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發揮更大作用。有業界人士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應持續優化與內地市場「互聯互通」機制,便利更多優質企業在港上市。香港作為內地與國際市場的關鍵連接點,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可為沿線國家提供金融、法律等專業服務,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
施榮懷:推動國內外雙循環
全國政協常委、恒通資源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施榮懷表示,面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及全球供應鏈重構,香港憑着自由港政策、國際化營商環境與廣泛商貿網絡,可助力國家穩定產業鏈和供應鏈,保障經濟安全。同時,香港作為內地與國際市場的關鍵連接點,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可為沿線國家提供金融、法律等專業服務,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與區域經濟合作。
他又說,香港亦可為內地企業「走出去」提供經驗與資源,吸引國際資本、技術與人才,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並與大灣區城市優勢互補,形成產業協同效應,提升大灣區整體貿易水平。
張華峰盼上市審批流程增效率
曾任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的張華峰表示,香港應善用「一國兩制」、完善的金融監管制度、穩健的金融基建、專業的金融人才等獨特優勢,持續優化與內地市場「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完善香港上市制度,提升上市審批流程的效率及靈活性,以便利更多優質企業在港上市,增強香港的競爭力和活力。
他又指,香港中小型券商具有經驗豐富、經營靈活等優勢,特區政府應採取措施協助中小券商升級轉型,令其能夠發揮自身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時為國家的金融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易志明盼率先提供綠色燃料加注
立法會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表示,宣講會為他帶來很大的啟示,特別是在建設航運中心方面,特區政府將構建智慧港口系統,由特區政府牽頭能有效消除業界對商業數據安全的疑慮,相關系統建成後可帶來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減少人為錯誤等效益。
發展綠色航運方面,他指若能率先提供綠色燃料加注,必然會吸引更多船舶來港,從而提升本港港口的競爭力。至於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特區政府需為大宗商品貿易商提供具競爭力的稅務優惠,吸引他們將業務設於香港,從而壯大整個高端航運服務產業集群,鞏固香港的高端航運中心地位。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