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第八屆立法會選舉進入倒數階段,各候選人的競選工程亦進行得如火如荼,由特區政府舉辦的2025立法會「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和社會各界組織的候選人見面會,為候選人提供了系統闡述政綱、展示能力形象的機會。在完善選舉制度、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下,選舉不僅是民主的實踐,更是培養和識別政治人才的搖籃和重要渠道。經過競選過程的鍛煉,不僅提升了候選人參政議政能力,也進一步充實「愛國者治港」的人才儲備,有利於持續推動香港良政善治與高質量民主發展邁上新台階,助力「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共創香港更加繁榮穩定的美好未來。
今屆立法會選舉,候選人展現年輕化、專業化的新氣象,既有來自經濟發展新賽道、創科智庫等領域的專業精英,亦不乏扎根基層、深耕社區的服務者。他們或具國際視野,或懷本土情懷,共同構建了多元而高質素的參選陣容。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看到,在新選舉制度和「愛國者治港」原則下,選舉回歸理性務實,徹底摒棄過往空洞的口號、抹黑謾罵與人身攻擊,轉為聚焦於比政綱、比理念、比能力、比形象的良性競爭。這種公平有序的選舉環境,促使候選人必須「亮真招、展實力」,從一眾愛國愛港的賢能之士中脫穎而出,爭取市民支持。
以「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為例,其設計涵蓋候選人自我介紹、問答及特定議題辯論等環節,議題多元廣泛,從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北部都會區新引擎,到解決土地房屋、基層治理、經濟轉型等社會民生大小事,候選人需要展現扎實能力、前瞻視野、全局觀念、創新智慧與細膩心思,為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提出切實可行的真知灼見。例如,在辯論如何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時,候選人需提出具戰略性與可行性的方案;在討論房屋和交通問題時,則需展現對基層疾苦的深切關懷與政策執行力。這種高質量的議題交鋒,不僅有助選民深入了解候選人,更對提升候選人自身的議政知識、能力與水平大有裨益。
不論是通過選舉論壇、見面會還是落區親身接觸市民,候選人直接與對手交流、直面選民提問,能夠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拉近彼此距離,讓關係更加緊密。在聆聽市民訴求、吸納界別意見的過程中,候選人得以汲取建議、優化政綱,關注更多細節,深入了解各行各業所想所需。這種互動不僅讓政策與法案更加「貼地」,也鍛煉了候選人的治理能力與回應社會變化的敏銳度。例如,候選人在基層走訪後,可將地區治理難題轉化為具體政綱建議;在與專業界別對話後,可提出更具操作性的行業支持措施。這種從實踐中獲取的經驗積累,將為未來立法會履職奠定堅實基礎,亦助力香港整體治理隊伍的優化與升級。
《「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明確指出,「中央政府堅定不移推動香港特別行政區民主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通過建構、實踐符合香港實際的民主制度,更好地促進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改善民生,增進港人福祉。」要實現這些宏偉目標,需要有充足的高質素政治人才把目標付諸具體行動、做出實實在在利港惠民的成績。
今屆立法會選舉的競選過程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在競選中,候選人磨礪了政治品格、提升了議政能力、強化了為民服務的擔當;在競選的交流互動中,凝聚了社會共識、匯聚了建設香港、貢獻國家的眾智眾力。候選人無論當選與否,參政議政能力和水平都將有顯著提升,並增強全社會對優化治理、促進發展的參與和關注,為香港加快由治及興注入強勁動能,這正是香港培養、儲備和提升高質量政治人才的積極實踐。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