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宣講團提到港高等教育人才引育等獨特優勢 議員:創科育才深化灣區合作

2025-11-26 04:57:31 香港
●宣講團在港進行了三場宣講。圖為各界人士在宣講結束後離場。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中央宣講團昨日向社會各界宣講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提到香港在高等教育、人才引育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多位立法會議員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高校在全球高等教育和科研領域一直表現卓越,共有5所高校的世界排名躋身百強,是全球頂尖大學最密集的地區。他們強調,創科發展和人才培育不是單打獨鬥的事業,深化大灣區各城市之間的交流合作,推進創科產業共贏發展,加快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相信能夠產生協同效應,達至互惠共贏的局面。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

立法會議員譚岳衡表示,香港在頂尖科研人才方面成績斐然,2025年有1,821位學者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其中13人位居所屬領域全球前十,顯示香港在細分科研方向的國際競爭力。這不僅彰顯香港作為國際人才樞紐的吸引力,也反映香港在人才培養和引留方面具備融入國家「十五五」規劃、推動自身實現更高層次發展的基礎和實力。

應配合國家教育強國戰略

他指出,隨着國家即將進入「十五五」階段,香港應把握機遇,依託北部都會區加快發展創科中心和國際教育樞紐,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通過區內前沿科技發展和產業創新實踐,實現產、學、研有機結合,培養更多頂尖創新人才。同時,通過在北部都會區引進創科頭部企業等措施,吸引國際前沿高端科研人才進駐。

此外,香港各高校自身亦應積極配合國家「十五五」規劃和教育強國戰略,加強與內地高校及企業合作,利用自身科研優勢助力關鍵技術的攻關克難,助力國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立法會議員郭玲麗表示,深入了解四中全會精神及對香港未來發展的意義,可更好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優勢,深化內地與香港合作,進一步提升大灣區在高等教育和創科人才培育的支撐引領作用,從而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

她說,香港應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將教育國際化體系與國家戰略需求緊密結合。香港擁有高度學術自由度及5所QS世界百強大學,並建有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未來更應善用北部都會區大學教育城的規劃發展,促進學校與創科企業合作,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推動創科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此外,加強創新科技的教育設施和配套亦是重中之重,她建議招聘海內外創科專業的導師,為本港學生教授創科課程,務求培育本地創科人才。

立法會議員梁熙認為,香港擁有國際領先的高等教育基建,是全球唯一擁有5間百強大學的城市,不少大學課程更晉身全球首屈一指行列,可見香港在這方面確實擁有優秀的發展水平。因此,在四中全會的重要精神指導下,香港更要充分善用優勢,進一步加強對高、新、尖人才的投入,在「十五五」規劃下加快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幫助香港發展同時助力國家發展。

他舉例特區政府要加快「城中學舍計劃」進度,以盡快提升學生宿舍的數目,以便配合未來學生的增加情況。針對一些受歡迎學科,雖然施政報告提出放寬非資助學額,讓非本地生自費就學人數上限由40%上升至50%,不過未來除了劃一實施外,既然是非資助學額,是否有彈性讓個別科目因應情況,可以有額外5%至10%的彈性擴展,以進一步回應相關需要,都是未來值得探討的。

他相信,只要善用優勢,再加上國家的大力支持,香港可以在高等教育、人才引育等方面有所發展,以完成「十五五」規劃的目標。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