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明 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
近日,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以及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祝衛東,應邀來港宣講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強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應發揮雙向開放橋樑的作用,成為外部資源要素「引進來」的大通道、大樞紐,並作為國家「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在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發揮更大作用。面對國家「十五五」規劃建議所描繪的宏偉藍圖,香港應抓住機遇,積極探索扮演中國外交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中的新角色與發揮新作用,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此次宣講會不僅是一次重要學習交流,更是中央對香港高度重視的體現。侯建國在宣講會指出,香港應在助力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發揮更大作用,進一步拓展國際聯繫。祝衛東則強調,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是祖國內地與世界各地合作的重要橋樑。
加強對外開放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的重大意義在於,會議於「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十五五」規劃開篇布局的關鍵節點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系統總結了「十四五」時期的成就,並為未來五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對於香港而言,這既是一個加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機遇,也是迎接自身新定位的挑戰。
根據「十五五」規劃建議的內容,未來五年世界將面臨深刻的變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力量對比調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快速突破,但同時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全球經濟貿易秩序面臨嚴峻挑戰。
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中國提出了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塑造外部環境的戰略。香港作為中國與世界聯繫的橋樑,理應在這一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十五五」規劃建議明確指出,「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應扮演「超級合夥人」的角色,充分利用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高度國際化的優勢,積極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推動與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合作與資源整合。香港應借助「一帶一路」倡議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海南自貿港建設等國家戰略,進一步強化作為中國對外開放門戶的地位,成為連接國家與全球市場的重要紐帶,助力國家塑造更有利的國際環境。
助力穩定全球產供鏈
當前,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重構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抓手,也成為大國博弈的核心戰場之一。美國推行「脫鈎斷鏈」和「小院高牆」政策,對中美雙方乃至全球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並迫使周邊國家在產業體系中選邊站隊,導致全球經濟依存關係更加複雜。
在此背景下,中國提出維護全球產供鏈穩定的倡議,為中小國家提供穩定性,並強調亞太地區自由開放的重要性。習近平主席10月31日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發表了題為《共建普惠包容的開放型亞太經濟》的重要講話。他指出,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制定「十五五」規劃的建議。中方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亞太和世界提供新機遇。
習近平主席並提出五點建議:一是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二是共同營造開放型區域經濟環境,三是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四是共同推進貿易數字化綠色化,五是共同促進普惠包容發展。
在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重構的過程中,香港具備獨特的地位和優勢,成為這一過程中的關鍵節點。一是作為國際貿易與物流樞紐,香港擁有世界領先的港口和物流基礎設施,能高效連接全球市場,確保供應鏈的暢通與穩定。二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不僅為產業鏈資金流通提供高效支持,還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和綠色金融發展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吸引全球投資者參與中國市場,進一步鞏固其在國際經濟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三是香港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合作平台,憑藉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和國際化背景,在促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與中國內地的基礎設施建設、貿易投資合作與文化交流中發揮中介作用。
發展綠色金融
與此同時,香港在金融科技、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領域擁有技術及專業優勢,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展現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獨特價值。這些優勢使香港在全球供應鏈重構中佔據重要位置,為其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未來香港要更好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在中國外交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中,扮演新角色與發揮新作用,具體需要在以下六個方面積極作為。
一、強化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推進金融開放,吸引國際資本參與人民幣國際化,探索數字人民幣在跨境支付的應用,並發展綠色金融,成為亞太地區的綠色經濟資金中心。
二、發展金融科技,推動金融科技創新應用,支持更多相關企業和初創項目在香港落地,促進數字支付、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發展,並加強與國際金融機構的合作,鞏固香港在金融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
三、推進創新科技發展,深化與內地及海外頂尖高校和企業的合作,吸引其落戶香港,並助力內地創科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四、積極參與國際治理,利用香港國際地位推動多邊主義,支持中國外交政策,並通過特首政策組等機構舉辦更多高端國際論壇增強影響力,促進全球交流與合作。
五、深化區域聯動發展,融入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建設,促進區域市場一體化,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
六、保障糧食安全,香港可利用國際貿易樞紐優勢,促進糧食流通,加強與內地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作,推動農產品供應鏈建設及糧食儲備機制。
香港作為中國通向世界的橋樑,應在「十五五」時期更加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中國外交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同時為自身的長期繁榮穩定創造更多機遇,成為中國與世界聯繫的重要節點,為全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