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灣公園對於香港人來說並不陌生,其中第一期挪亞方舟結合玩樂、遊學和大自然元素等於一體,最近更引入太空主題元素,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前往。而第二期「馬灣1868」近年亦陸續揭開其神秘面紗,這個糅合保育、文創、旅遊及零售的全新微度假景區,村屋外牆披上色彩斑斕的外衣,童趣外觀令它有港版「五漁村」之稱。
在香港這片鋼筋水泥的叢林中,藝術往往變成了奢侈品,顯得遙遠而疏離。但有一個地方,把藝術融入生活,以美好洗滌心靈,說的正是馬灣公園二期「馬灣1868」。踏入此地,映入眼簾的是一排五彩繽紛的小屋,恍惚間以為自己走進了童話世界,心情豁然開朗,海天一色在這裏也成為了配角。據悉園區考慮年底或明年第一季在這裏引入民宿,相信未來會成為不少人周末微度假的又一選擇。
●採、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顏倫樂
保育歷史遺蹟 向外界訴說馬灣歷史
除了外觀令人眼前一亮,這裏最引人入勝的是其「靈魂」。馬灣島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路的重要節點,清朝政府1868年在馬灣設立海關,是當時國際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而這也是馬灣公園第二期的名字「馬灣1868」的由來,園方也為此着力保育一些具特色的歷史遺蹟,像天后廟、九龍關紀念碑等,向外界訴說一段獨屬於馬灣的歷史。
引入文創工作室 讓人感受慢活氛圍
「馬灣1868」亦引入多家文創工作室,不少餐廳也是這裏獨有。其中一家「I Love Paris」,主打的是即煮土耳其熱沙咖啡配土耳其拉絲甜品,店內有貓店長「點點」坐鎮,時而慵懶巡視,時而與客人互動,平添幾分溫馨趣味。餐廳也銷售不同的藝術品,「點點」成為了創作源頭。藝術與美食的創意融合,為用餐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I Love Paris」負責人Grace表示,當初園方邀請她進駐「馬灣1868」,她參觀後很快就答應下來,因為覺得這裏依山傍水,有細沙的寫意,也有日落的浪漫,是一個很適合文創的地方。這裏更是許多故事的交匯點,Grace記得曾經有位女士,在這裏向猝死的新婚愛人淚別,也有陷入離婚邊緣的老夫妻,在這裏終於破鏡重圓。不同的故事交織成彼此的羈絆,讓藝術不再冷冰冰,而是有溫度的回憶:「其實開舖同做人一樣,最緊要留個空間畀緣分生長。」
而在這裏經營芳療設計工藝教室「喜樂油工作室」的Joyce表示,很喜歡「馬灣1868」的慢活氛圍,認為這種「慢」不是懶散,而是一種專注當下、與自己內心對話的生活態度。她也很慶幸在這裏找到了被港人遺忘的人情味,每當她需要幫忙時,旁邊的鄰居都會主動幫忙,笑指有次鄰居甚至將一整箱啤酒送給她做啤酒皂,很珍惜這種互相幫助、互相贈送的情誼。
具特色藝術壁畫 吸引遊人駐足打卡
如果歷史是這裏的底蘊,那藝術便是這裏最值得探索的新價值。園方邀請了多位國際及本地壁畫設計師,為「馬灣1868」製作多幅具馬灣歷史特色的大型壁畫,昔日漁村風情與故事躍然牆上,遊客可以藉此了解馬灣歷史文化,也可以作為背景打卡影相。這裏也設有一間大型藝術展覽館,園方會定期與不同藝術家聯乘舉辦展覽,供遊人參觀。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