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季經調整純利跌72%至103億元人民幣
「外賣大戰」影響持續,阿里巴巴(9988)昨放榜,截至9月底止第二財季業績收入按年升5%至2,477.95億元(人民幣,下同),非公認會計準則淨利潤下降72%至103.52億元。經調整EBITA同比下降78%至90.73億元,季內中國電商集團、雲業務的持續增長所帶來的經營業績改善,部分被即時零售、用戶體驗及科技的投入所抵消,惟阿里整體表現仍略勝市場預期。阿里公布季績前曾升逾半成,最終收報157.8港元,升2.14%;昨晚美股盤前一度升逾5%。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曉菁
阿里首席執行官吳泳銘在電話會議中展望,未來將繼續投入AI+雲、大消費平台兩大核心業務,並在AI領域面向to B和to C市場齊發力,以激發核心業務之間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驅動阿里巴巴持續增長、邁向新高度。
他指出,客戶需求十分旺盛,企業在產品研發、製造、推廣、售後等各個環節,對AI的需求都有所提升,在手積壓的訂單數量仍在持續擴大,相信未來雲智能收入增長可繼續提速。鑒於需求巨大且未來潛力無限,他明確表示,會在原本3年投入3,800億元的基礎上,增加更多投入。
雲智能收入增長加速至34%
吳泳銘同時也回應了「AI泡沫」言論,他認為,需求成長與供給提升難以快速匹配,未來三年AI資源仍將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所謂的AI泡沫「不太存在」。 季內,雲智能收入398.24億元,同比增長加速至34%,增長勢頭主要由公共雲業務收入增長所帶動,其中包括AI相關產品採用量的提升。經調整EBITA增長35%至36.04億元。
至於投入巨大且持續虧損的即時零售業務,阿里電商事業群行政總裁蔣凡透露,10月以來閃購的每單虧損已經較7、8月減少一半,淘寶閃購的訂單結構亦有很大提升,目前非茶飲的訂單已經上升75%以上,每單物流成本也大幅低於閃購大規模推廣前。
首席財務官徐宏補充,9月這一財季是閃購業務投入的高點,隨着整體運營效率顯著改善、規模逐漸穩定,預計下一季度在閃購的投入會顯著收縮,同時也會根據整個市場的競爭狀態,動態調整投資策略。
即時零售收入大幅增長60%
中國電商集團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6%至1,325.78億元,其中即時零售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0%至229.06億元,主要由淘寶閃購訂單量增長所帶動。受惠於履約效率、客戶留存率及客單價均見提升,推動即時零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長60%,單位經濟效益得到顯著改善,並帶動客戶管理收入(CMR)提升10%。
徐宏表明,過去4個季度,集團在AI+雲基礎設施的資本開支約為1,200億元。未來會將利潤及自由現金流投向未來布局,短期盈利能力預計將有所波動。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