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姚弦雅音】共享與城市公民意識

2025-11-26 04:05:47 副刊

姚珏

上周末,共享基金會正式進駐位於香港西半山醫院道4號的全球總部。共享基金會作為一個非官方的慈善機構,自2018年成立以來,在醫療和公共衞生領域的國際援助工作已拓展至四大洲共十個國家,以「民間外交」的方式促進了民心相通。這一點我非常認同,民心相通是增進了解合作的基礎,我率領香港弦樂團到海外演出交流,也是在文化藝術領域用音樂民間外交的方式促進民心相通。

「共享」促進心連心,我想這也是香港精神。這次基金會遷入的是一座活化的百年建築,建於1921年,百年來與公共衞生密不可分——由清潔工人宿舍、市政員工宿舍至露宿者庇護所,一直服務香港衞生與社會的需要。這座建築的承建商是譚肇康,他是1920年香港建築承建商協會的創始人之一。他對於國家興亡有強烈的責任感,曾經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為革命募集經費,對社會發展的成果共享,公共事務的參與更是積極參與,樂善好施,曾被推舉為東華三院和保良局總理。東華三院至今有155年歷史,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慈善機構之一。可以說,香港很早就已經在包括醫療和公共衞生領域有關心社會、扶助弱勢、共享成果的精神。這既傳承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也融合了來自西方的城市公民意識。

香港當前最需要體現共享精神和城市公民意識的,就是新一屆立法會選舉12月7日的投票。這次選舉的相關活動我也參與了很多場,友好協進會組織的選委會及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等參加的界別候選人見面會,還有文聯、婦聯組織的、體演文出界別的候選人見面會,以及其他一些功能界別的候選人見面會等。我也去了不同的街站,為一些候選人站台,這次感覺大家的參與熱情都很高。在派傳單的時候,我跟市民交流,感覺很多人願意拿傳單,了解候選人的情況,候選人也很努力,每天去不同的地方,在很多見面會分享自己的政綱,呼籲大家出來投票,表達意見。

競爭也相當激烈,因為候選人背景多元,對政綱也是有備而來。我所在的婦女界別、文化藝術界別,其實很多方面是需要長期的軟實力工作,我看到選委們很注重候選人的積累,以及政綱的可落實問題。比如愛國愛港在教育方面如何落實好。對於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播,很多人也特別注重,希望未來加強。還有就是不少人也提到要發展好香港,要更好地把中小企業發揚光大,為社會作更多貢獻。這點有共鳴,我常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中小企業的發展是社會重要的中堅力量。「共享」精神,不是一大獨享,而是許許多多中小的共同參與和受益,這也正是香港包容精神的核心。從這點上來說,城市公民意識也重視每一個參與者,因此12月7日立法會選舉投票的每一票都很重要,只有共同參與,才有共享明天,期待你的投票。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