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NVIDIA交出最完美財報 市值為何蒸發上萬億?

2025-11-25 04:25:49 財經

黃偉棠 寰宇天瀜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香港都會大學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特許金融分析師

NVIDIA(輝達/英偉達)最新公布的季度財報堪稱史上最完美,營收570億美元年增62%,毛利率等指標也理想。更關鍵的是下季指引650億美元大幅優於華爾街預期的630億美元,顯示Blackwell架構需求完全未見「天花板」。然而當日卻由升轉跌,全天下跌約2.2%,市值瞬間蒸發近1,430億美元(折合約11,146億港元)。

從基本面徹底轉向情緒定價

這已不是基本面能解釋的範疇,而是市場正式宣告AI板塊進入「預期管理定價」的最後階段:X平台討論熱議Peter Thiel與SoftBank減持、Michael Burry唱淡AI泡沫,放大情緒賣壓,恐懼指數飆升。這些消息反映市場極化,任何標題皆可蒸發萬億市值,卻忽略輝達Blackwell晶片售罄、訂單延至2026年的實力。任何一絲2026年不確定性,都足以抹去2025年全部確定性增長。

產業鏈真實瓶頸與市場錯殺

台積電CoWoS-L先進封裝產能已排滿至2026年第一季,高頻寬記憶體HBM3e報價季季上漲25%,輝達CEO黃仁勳親口表示「需求遠大於供給至少未來12個月」。四大雲巨頭2025年資本支出預算總額已達2,500億美元以上,較2024年成長逾60%,臉書更宣布2026年訓練叢集將達60萬張H100等效卡。市場卻選擇性忽略這些鐵證,僅因一則「2026年支出可能放緩」的無根據傳言,便將輝達P/E從55倍瞬間壓縮至48倍。

上述情況這正是當前AI晶片產業的荒謬現實:結構性供不應求的長牛行情,被極端情緒與高頻交易演算法綁架成「標題殺」遊戲。只要一則未經證實的減持傳聞或宏觀數據波動,就能讓萬億市值灰飛煙滅,基本面在短線已徹底失靈。

輝達這次暴跌並非需求見頂,而是市場對完美數字產生「好到不真實」的條件反射,疊加高利率環境與年底獲利了結壓力所致。事實是Blackwell B200已售罄至2026年中,HBM記憶體報價續漲25%,TSMC CoWoS-L產能滿載到2026年第一季,輝達庫存與應收賬款上升純粹是「先產後收」而非客戶不要貨。AI基礎設施建置才剛進入第二波大規模部署,2025-2027年複合成長率仍維持45%以上,當前震盪只是牛市中段的正常洗盤,長期投資者應視為難得的加碼機會。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