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粵語講呢啲】談談AI在自家語料庫中 所擁有的廣東話歇後語資料(8)

2025-11-25 04:10:30 副刊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上期已交代過一些由廣東人「原創」的歇後語,今期所選取的一個仍屬此類。

廣東人叫「缺門牙」的人做「阿崩」;具此特徵,說話時「漏風」,吹簫時更不用說了——吹進簫內的空氣從其崩牙的缺口漏出,以致吹奏時偏「離」了曲「譜」,即「離譜」,也有「不靠譜」的意思——不可靠、不值得信賴、可行性不高。廣東人便創作了:

阿崩吹簫——離譜/嘥氣

在世俗的眼光裏,不管「阿崩」如何努力去吹,也是「嘥氣」——徒勞無功或吃力不討好的。

示例:

呢兩公婆爛賭成性,竟然將個三歲仔綁響屋企,然後出去打返八圈;仲同人講,綁住就唔會發生咩意外。真係「阿崩吹簫」,「離譜」囉!

Leo恃住老豆大把,你同呢等人講正正經經搵返份嘢做,係咪「阿崩吹簫」「嘥氣」咗啲呢?

中國傳統:「男主外,女主內」;如果妻子全心全意打理家務、照顧小孩,這個家庭才會幸福快樂;反之只會家無寧日、怨聲不絕。是故男人萬萬不想娶個不顧家的妻子,即娶了個「懶妻」。廣東人便創作了:

阿蘭嫁阿瑞——(大家)累鬥累

按俗語一貫生成的手法,一如「阿崩」只是個「缺門牙」的人,「阿蘭」和「阿瑞」也不是某兩個特定的人物,且此二人的性格必須促使「累鬥累」的情態。為此,筆者有理由相信「阿蘭」和「阿瑞」分別是「阿懶」和「阿衰」(蘭、瑞音諧懶、衰)。「阿懶」如「嫁」了「阿衰」,各自的短處導致不是這時此方連累彼方,便是那時彼方連累此方,總之「大家累鬥累」。

坊間歷來對一些語源多基於「直觀認知」,以致不少人以為「阿蘭嫁阿瑞」中兩位主人翁的「真身」來自於1957年由羅劍郎與鄧碧雲主演的電影《亞蘭嫁亞瑞》,一如周星馳在《唐伯虎點秋香》中所說的「風吹雞蛋殼,財散人安樂」並非其原創,原形出自《增廣賢文》。

示例:

Susan隻左腳扭傷咗啲,唔想拖累大家,佢主動退出班際排球比賽。點知成班隊友話佢哋都係有傷在身,冇話邊個累邊個;咁就協議嚟個「阿蘭嫁阿瑞,累鬥累」,話唔埋殺出一片天!

話說回來,本欄在此十年間揭示了不少俗語中主人翁的「真身」,隨之而誘發了不少五湖四海同道中人去「抄襲」,筆者的第一反應是喜悅而非反感——能將正確資訊傳播正正是推動着「粵語保育及傳承」。不過,有部分抄襲者在沒足夠理據的情況下作出「改動」,致令推動效果打上了「折扣」,以下就是一例:

從廣東話角度出發,「阿蘭嫁阿瑞」中的「阿蘭」和「阿瑞」就分別是「阿懶」和「阿衰」的諧音。「阿懶」加上「阿衰」,大家都不思進取,互相連累對方,總之「大家累鬥累」。

以「阿衰」、「阿懶」作為「阿瑞」、「阿蘭」的「真身」絕對是依據本欄早前的獨家說法;以「加」換作「嫁」就肯定是抄襲者的個人誤解。廣東人之間流行着一個講法,一個女人若要存心「加害」或「拖累」某個男人,最佳方案就是「嫁」給他。為此,「阿蘭嫁阿瑞」的「嫁」真的不能作「他詞」想;把「嫁」換上「加」,哪會去到「累鬥累」的最深程度呢?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