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日非「防禦性」舉措 中國有足夠軍事手段精準打擊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任芳頡 北京報道)針對日部署進攻性武器距中國台灣僅110公里,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4日在記者會上回應表示,日方在與中國台灣鄰近的西南諸島部署進攻性武器,刻意製造地區緊張局勢,挑動軍事對立,聯繫到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錯誤言論,這一動向極其危險,需要引起周邊國家及國際社會的高度警惕。軍事專家對香港文匯報表示,日本此舉絕非「防禦性」舉措,而是對地區和平穩定的嚴重破壞。中國擁有足夠的軍事手段,能夠實施精準有效的反制打擊,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
據外媒報道,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於11月23日視察琉球群島一處自衛隊基地時宣布,日本將如期在該基地部署中程防空導彈,稱「此次部署有助於降低我國遭受武裝攻擊的可能性,」並表示,「我不同意『此次部署將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的說法。」據悉,該基地位於與那國島,距離中國台灣僅110公里。
美軍曾演習補給與那國島
公開資料顯示,與那國島位於日本最西端,是琉球群島八重山列島中的一個島嶼,也是日本距離中國台灣最近的島嶼。報道指出,小泉進次郎不承認部署導彈會加劇地區緊張局勢,並辯稱此舉「僅為提高日本的防禦能力」。而近幾周,美軍曾進行過一次演習,模擬在戰時環境中將補給從沖繩島運送到與那國島。在抵達與那國島前,小泉進次郎還視察了自衛隊在石垣島和宮古島的基地,這兩地部署有反艦導彈、空中監測系統等軍事設施。日方認為,其戰略位置地位使它們在監控台海局勢中發揮着關鍵作用。
日右翼正突破《和平憲法》束縛
毛寧表示,《波茨坦公告》明確規定日本禁止重新武裝,日本《和平憲法》也確立了「專守防衛」原則。然而令人警惕的是日本近年來大幅調整安保政策,逐年增加防衛預算,放寬武器出口限制,謀求發展進攻性武器,圖謀放棄「無核三原則」。她還說,日本右翼勢力正在極力突破《和平憲法》的束縛,在窮兵黷武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把日本和地區引向災禍。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台灣光復80周年。中方絕不允許日本右翼勢力開歷史倒車,絕不允許外部勢力染指中國台灣地區,絕不允許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中方有決心有能力捍衛國家領土主權。
日說辭與以往發動侵略戰爭借口一樣
軍事專家張軍社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表示,日本以「防衛」為名,在與那國島等中國台灣以東的島嶼上部署導彈,實則是在升高地區緊張局勢,這一行為已對地區國家和過往艦機,以及所謂「第一島鏈」上的海上通道構成嚴重威脅。他指出,日本以「受到威脅」為借口在相關島嶼部署導彈,與近代歷史上其以「受到威脅」「生存危機」等說辭發動侵略戰爭的模式如出一轍。以外部威脅為幌子,發展、部署進攻性武器裝備,是日本一貫玩弄的伎倆。
「與那國島屬於琉球群島的一部分,距離中國台灣地區很近,且並非日本本土。日本在此處部署導彈與偵聽系統,本質上是為了干涉中國內政、插手台灣問題。」軍事專家宋忠平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指出,小泉進次郎的這番言論,讓本就因高市早苗此前講話而趨於緊張的中日關係雪上加霜,若日本持續在台灣問題上製造麻煩,導致中日關係進一步跌入谷底,那麼兩國關係的回暖將變得異常艱難,甚至可能引發摩擦與衝突。
事實上,近年來日本已開始在與那國島及其附近島嶼上,密集部署雷達陣地、電子戰陣地以及對空對海導彈打擊陣地,形成了一套沿「第一島鏈」分布的導彈打擊體系。今年1月,日本防衛省被曝計劃在該島部署03式中程地對空導彈,這款導彈主要用於打擊距離在50公里至100公里左右的空中飛機。
張軍社指出,日本的核心目的明確,加強對過往「第一島鏈」重要通道的外國艦機的監控,並在必要時或戰時對這些目標實施打擊,從而實現對「第一島鏈」海上通道的控制,封鎖其他國家的艦機行動。
張軍社表示,從具體裝備來看,日本在與那國島部署的改進型03式防空導彈最大射程可達100公里,計劃部署的改進型12式岸艦導彈,最大射程更是超過1,000公里,甚至可達1,500公里,這一射程足以對東海、西太平洋海域的艦機,以及周邊鄰國形成巨大威脅。這些部署絕非日本宣稱的「防禦性」舉措,而是對地區和平穩定的嚴重破壞。
中國可徹底摧毀日導彈設施
「若戰時日本利用這些導彈設施對中國領土或艦艇、飛機發動攻擊,必將遭到中國軍隊全方位強力反擊。根據國際法,這些導彈及其軍事陣地均屬於合理打擊目標,屆時都將成為中國打擊的對象,最終被徹底摧毀。」張軍社強調,中國擁有足夠的軍事手段,能夠對日本這些可能攻擊中國的導彈陣地,實施精準有效的反制打擊,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
宋忠平則認為,中國的福建艦、遼寧艦、山東艦三艘航母將各展所長、形成合力,從作戰邏輯來看,中國航母艦載戰鬥機作戰半徑超1,000公里,若需打擊日本本土,航母可部署於對方武器射程之外,完全處於安全狀態。強大的陸基航空兵也可對日本形成顯著壓力,火箭軍更具備超遠程打擊能力 ——「東風快遞,使命必達」,針對日本目標實施打擊毫無壓力。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