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把握「十五五」機遇 香港乘勢而上

2025-11-25 05:20:35 評論

毛振華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 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

特區政府昨日在政府總部舉辦首場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會。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為國家未來五年的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更對香港有重大影響和啟示。「十五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要「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加強港澳與內地經貿、科技、人文等合作」,「發揮港澳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對香港的定位進一步明確。在這一重大戰略窗口期,香港應主動融入國家規劃,把握「開放」「科技」「發展」等關鍵字,積極擁抱「十五五」時期的發展新機遇。

「十五五」時期,香港應繼續承擔「引進來」的主端口角色,同時深化「走出去」的橋頭堡定位,發揮自身國際化軟實力優勢,更好助力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推進,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

為中國式現代化賦能

一是香港經濟依然充滿活力,為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奠定良好基礎。今年第三季GDP按年實質增幅擴大到3.8%,是超過一年半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季。消費端呈現「服務消費領跑、商品消費回暖」特徵,其中旅遊相關消費拉動明顯,1月至10月訪港旅客人次達4,100 萬,同比增加12%,帶動酒店業、零售業、餐飲業復甦。金融市場表現也十分突出,畢馬威統計顯示,前三季度香港IPO市場以67宗新股、1,829億元募資額,有望登全球IPO市場排名榜首。港股總市值增至逾49萬億元,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達1.3萬億元,港元資產的全球「避風港」地位進一步鞏固。

二是國家推進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開放的雙重戰略,為香港強化雙向樞紐功能創造空間。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亟需國際化金融服務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支撐。香港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市場與「最自由經濟體」,可依託金融優勢為內地產業提供跨境投融資服務,借助航運與普通法資源,一邊助力內地企業「走出去」,一邊吸引國際資本「引進來」,成為國家「雙循環」的「國際介面+服務樞紐」。

三是內地與港澳多領域合作深化,為香港消費與人文經濟注入新動能。當前內地居民服務消費升級趨勢顯著,對高品質文旅、醫療、養老服務需求持續提升。香港可借勢深化與內地的消費聯動,讓消費與人文合作成為香港經濟增長的新支點。

四是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戰略,為香港國際創科中心建設破局賦能。香港擁有多所世界百強科研高校,大灣區內地城市具備完整產業鏈與中試能力。二者可通過河套合作區、北部都會區等載體,實現「香港研發+內地轉化」協同,在助力國家關鍵技術突破的同時,讓香港創科成果落地產業化。

聚焦「金融+科技」發力

結合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會議精神和香港自身稟賦以及經濟發展情況,「十五五」時期,香港可從強化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擴大消費、加力構建科創中心、助力內企出海等方面發力,促進中國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升級服務業核心競爭力。在金融領域,香港須緊扣「十五五」規劃建議金融創新導向,一方面擴大人民幣債券、綠色ETF等產品供給,推動跨境理財通、資金池業務擴容,吸引內地長期資金配置港元資產;另一方面主動爭取RWA(真實世界資產代幣化)試點,在綠色資產、知識產權領域探索數字化融資;同時回應航運界需求,鼓勵金融機構開發船舶融資、海事保險、航運衍生品,搭建「船舶交易+融資+保險」專業平台,實現金融與航運深度融合;在貿易領域,依託大灣區「9+2」城市協同,打造海陸空多式聯運體系,推出「大灣區貨物通關一體化」服務,為企業提供從報關、物流到結算的高增值貿易服務,鞏固全球貿易中心地位。

二是深化兩地經貿、人文合作,激發內地市場對接潛力,擴大消費。在文旅消費領域,香港可聯合大灣區其他城市推出「香港會展+深圳創科體驗+澳門休閒」等跨城文旅聯程產品,精準吸引家庭客群與商務遊客,以區域協同放大消費吸引力;在零售消費領域,依託「零關稅」優勢擴大高端消費品、進口保健品供給,設立跨境消費體驗中心並優化支付、物流服務,助力重現購物天堂活力;在民生服務領域,一方面推動醫療領域「檢查結果互認+遠程會診」,讓內地居民便捷享受香港優質醫療,另一方面探索「跨境養老社區」模式,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共建養老基地並輸出香港管理護理標準。

加快建設北都區發展創科

三是以「產業布局+高端人才」驅動,打造創新科技中心,加快北部都會區「創科孵化+高端製造」集群推進,預留充足土地保障創科布局,深化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並打破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壁壘;同時進一步加大對本土創科企業的扶持力度,包括但不限於設立專項基金、提供稅收優惠、優化創業孵化環境等措施;在人才引育上,針對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定向引進頂尖團隊,配套創業補貼等支持,推動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協同發力,服務國家科技戰略,提升香港創科產業的創新水平和競爭力。

四是打造中企出海服務體系,助力開啟「以我為主」的新一輪全球化。當前,受逆全球化進一步抬頭、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等影響,「出海」逐漸成為眾多中資企業保生存、求發展的「必選項」。香港可依託金融、法律、制度、人才優勢,搭建中企出海一站式服務平台,提供定製化方案;同時深化大灣區協同,推動「香港服務+內地製造」併船出海,依託人才優勢助力企業對接全球市場,切實發揮橋頭堡作用。

整體來看,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為香港未來五年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為香港提供了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的難得窗口。未來香港要利用好「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緊扣「十五五」規劃建議要求,在金融升級、科創協同、中企出海服務等領域精準發力,深化與大灣區融合,以「賦能者」姿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經濟實現更穩健的高質量發展。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