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本港大型體育盛事一浪接一浪,為城市發展注入澎湃動能。十五運會剛剛圓滿閉幕,「維港泳」、「香港街馬」等賽事又接踵而至、聲勢浩大,不僅吸引本港居民,更引來大量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參賽者與旅客,場上場下全情投入,充分展現了本港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盛事是無形資產,對文體旅遊有協同效應,是宣傳香港國際形象、弘揚香港IP的好平台,亦可築牢社會和市民的凝聚力。本港應持續展現「盛事之都」魅力,以盛事促進經濟發展,提升民生福祉,匯聚社會正能量。
此次兩項賽事都是「經典IP」。「香港街馬」自2014年首次舉行,至今已邁入第十屆。活動從最初只有10公里賽、5,000名參賽者,發展至現在有不同距離和年齡組別的賽事,跑手人數亦倍增至約2萬人。「維港泳」的歷史更可追溯至1906年,雖經歷各種變遷與挑戰,依然堅韌;約1公里的賽道,連通灣仔金紫荊廣場公眾碼頭及尖沙咀星光大道兩大地標。此次參賽人數為歷史新高,達近4,000人,大會預期明年參賽人數可增至1萬人,屆時將開設兩條賽道。
經典賽事IP長盛不衰,影響力越做越強,體現了香港蓬勃的活力,更反映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對香港城市魅力、城市文化的喜愛與支持。
賽事主辦方也因應不斷提升的市民期望與參賽者的體驗需求,積極改革賽制、創新形式。以「香港街馬」為例,此次路線設計新穎,包含海底、地底隧道及天橋,「海陸空」三種元素;全馬及半馬賽道還覆蓋尚未開通的中九龍繞道(油麻地段),將活力十足的東九龍、啟德、觀塘等地帶貫穿連接至油麻地、西九文化區等。賽事路線串連不少耳熟能詳的熱門景點,也經過許多新地標和網紅打卡點,令所有參賽者既能領略香港傳統風貌,也能親身感受香港的新發展、新氣象,足見主辦方匠心獨具。
此外,賽事的趣味性和包容性也是主要的吸引力。此次「香港街馬」參賽者中有不少人玩起「cosplay」,有身着漢服及民族服飾的,有裝扮成黑神話·悟空形象的,更有參賽者套上投票箱,呼籲社會積極參與12月7日立法會選舉投票。參賽者用自己的心意與熱情,為展示國家傳統文化、推動公民教育、促進香港良政善治作出努力,是香港社會包容多元、「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縮影,令人動容。
剛剛結束的十五運會,是粵港澳三地跨境合作、體制機制對接、共塑區域IP的成功實踐。舉辦大型盛事對香港乃至整個大灣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其帶來的溢出效應,讓文化、體育、旅遊等領域的潛力得到充分釋放,發揮協同效應,在創造可觀經濟效益的同時,更成為打造大灣區IP,說好香港故事,助力國家提升文化自信、塑造國家品牌的重要抓手;還能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行業人才和旅客,開拓商機與國際合作機遇,加深世界對香港的認識。
香港應持續辦好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盛事,致力建設「全球盛事之都」,積極推進大灣區融合發展,助力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