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底,本港資產管理規模(AUM)已突破4萬億美元,業界普遍預期,最快三年內本港將超越瑞士,晉身全球最大跨境財富管理中心。這場競逐的關鍵突破點之一,並非傳統零售銀行或IPO市場,而是企業財資管理這片萬億級藍海。每間跨國企業每日閒置資金動輒數百億至千億元,若未能精準運用,機會成本驚人。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近日聯同多名業界人士在接受香港文匯報等媒體訪問時指出,本港正憑藉代幣化技術,有望將散落全球的企業資金「孤島」連成網絡,構建成企業專屬的「超級資金池」,令巨額現金真正實現「分秒必爭、息息不漏」。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Ensemble項目是香港金管局基於區塊鏈平台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旨在促進代幣化貨幣(如批發層面央行數碼貨幣 wCBDC 及代幣化存款)與數碼資產之間的無縫交割,是本港代幣化市場發展的重要基石和推動力,該項目在2024年8月啟動沙盒試驗,讓參與機構使用實驗型代幣化存款對數碼資產交易結算用例進行端對端測試。金管局本月中正式推出EnsembleTX,標誌Ensemble項目進入正式試行階段,首批重點推動市場參與者以代幣化存款進行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交易,實現即時流動性管理。金管局表示,EnsembleTX將於2026年全年持續運行,並逐步升級至支援代幣化央行貨幣,提供24×7全天候結算,為香港代幣化生態系統奠定更廣闊基礎。
渣打銀行香港、大中華及北亞區交易銀行部主管林遠棟指出,全球大型企業正面臨資金管理痛點,主因業務遍布全球下,其現金流如同散落在不同國家及地區、不同銀行,猶如「孤島」,不僅受到各地截數時間、工作日及系統互操作性不足的限制,更面臨貨幣轉換、跨境流動遲滯等難題,導致動輒數百億資金在轉移過程中,只能被迫「閒置」,造成可觀損失。
銀行間代幣化存款實現互通
而解決這一痛點的答案,正逐漸浮出水面。投資署金融服務及科技、可持續發展環球總裁梁瀚璟分享道,與內地企業交流時,有公司管理層在聽取香港代幣化存款及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方案後,立即聯想到內地的「餘額寶」,並驚嘆香港正在打造「企業專屬的超級版本」。企業可近乎實時將全球資金匯聚至統一數字池,無縫投資於合規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意味即使短短僅數小時的過渡期,亦能全額賺取收益。
這一願景已從概念走向現實。渣打銀行與華夏基金(香港)近期在金管局Ensemble項目試行階段,完成首宗跨行代幣化存款真實交易。該交易中,富途證券在中銀香港的代幣化存款,成功跨行轉移至渣打銀行,用於認購華夏基金的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林遠棟強調,此交易證明不同銀行間的代幣化存款已實現互通,「不再是概念,而是可規模化操作的事實」。
享極高流動性和不間斷收益
華夏基金(香港) 產品與策略部主管何蕊展望更遠未來,她認為代幣化的終極目標是實現「7天24小時」的實時結算與贖回,「這已經不是T+0了,忘掉T吧,根本沒有T(交易日)的概念。」她形容,企業將徹底擺脫流動性與收益的二元取捨,同時享有最高流動性與不間斷收益。
香港正多管齊下,搶抓內地企業「出海」帶來的歷史機遇。財庫局局長許正宇近日表示,全球供應鏈重組為技術領先的內企「出海」創造窗口,它們不再僅銷售產品,而是將生產線移至境外,深度融入當地經濟,衍生出龐大全球資金管理需求,尤其在當前地緣政治及市場不確定性加劇下,資金安全與可控性至關重要。當局正研究優化稅務等政策,吸引更多企業將全球或區域財資中心落戶香港。
此一技術變革,將直接轉化為香港作為企業財資管理中心的核心競爭力。今年4月,香港中企協會已成立了財資中心委員會,匯聚了超過40家已在港設立財資中心的內地大型央企國企,包括中國移動、中國石油等巨無霸企業。這些企業的國際總部設於香港,其全球融資、貿易收付款等活動所產生的龐大現金流,自然匯聚於此。
梁瀚璟看好,通過代幣化技術實現資金管理的「效率革命」,將形成強大的磁吸效應。它不僅能優化現有駐港財資中心的運營,更將吸引亞太區其他跨國公司來港設立或擴充財資中心,為香港帶來持續且龐大的資金流,並衍生出外匯交易、風險管理、資本市場活動等更多高端金融服務需求。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