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一存 北京報道)《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拓展入境消費,當前,這一部署正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市場熱度與政策動能。在擴大免簽範圍、優化離境退稅等政策加持下,「中國遊」「中國購」持續升溫,入境消費市場展現出強勁活力與巨大潛力。業內專家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拓展入境消費,關鍵是要補足短板,強化供給以及提升體驗,如優化「軟環境」破解體驗痛點,深化「文旅+消費」場景創新,以及強化政策系統集成。
全國離境退稅商店已超1萬家
政策紅利的釋放直接推動市場回暖。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入境遊客達13,190萬人次,同比增長60.8%;入境遊客總花費942億美元,同比增長77.8%。對此,來自俄羅斯的遊客巴拉舍娃·安娜深有感觸,「在大興機場辦理離境退稅不到10分鐘就完成了,在王府井買到了融合傳統工藝的文創產品,手機支付覆蓋每一家小店,這樣的體驗太震撼了。」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北京、上海等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成為核心樞紐,2024年五座培育城市(指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工作的城市)入境外國人同比增長約1倍,離境退稅銷售額佔全國超七成。商務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底,全國範圍內離境退稅商店數量已超過1萬家,是2024年底的3倍。
入境消費的崛起不僅惠及市場,更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長劉向東向媒體指出,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拓展入境消費,將促進中國國內商業、文旅提質升級,有助於提升城市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從國際經驗看,入境消費能夠拉動中國國內消費和投資需求,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權威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境外旅客入境消費佔GDP比重約0.5%,而世界主要國家入境消費佔GDP比重在1%到3%之間,入境消費潛力巨大。
重點商圈需提升外卡POS機覆蓋率
經濟領域資深專家、360集團副總裁鄔玉良向香港文匯報表示,中國入境消費市場回暖向好,但與世界主要國家相比仍有巨大潛力,需從三方面精準發力。一是優化「軟環境」破解體驗痛點。針對當前部分商圈外卡受理覆蓋率不足、多語種服務缺失,外幣兌換點和行李寄存等便利設施配套不完善等問題,對標國際標準,在重點商圈、景區全面提升外卡POS機覆蓋率,增設標識清晰的外幣兌換點和智能行李寄存設施,完善多語種導視與服務台,強化從業人員國際化服務技能培訓。
二是深化「文旅+消費」場景創新。他認為,現有供給仍需提質,在此方面可依託故宮文創、非遺手作等特色資源,打造更多「打卡式」消費場景。同時推動免稅店、退稅商店與景區、非遺工坊深度聯動。
三是強化政策系統集成。鄔玉良認為,當前政策需形成合力,可擴大單方面免簽紅利覆蓋面,優化「即買即退」等退稅服務流程。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