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用雙腳感受港基建 街馬跑手樂共融

2025-11-24 04:27:36 要聞
●18,618人參與街馬各個項目。主辦方供圖
●賽事吸引大批跑手以創意造型參賽,成為沿途亮眼風景。主辦方供圖
●跑手們賽後表示,今年能體驗全新賽道感到新鮮,隧道內最後上斜路段令人疲憊。 主辦方供圖
●街馬十公里在將軍澳跨灣大橋折返。 主辦方供圖

逾萬八健兒體驗中九龍繞道:賽道具挑戰 獨特新鮮

香港體育盛事不斷,繼全運會及前日的維港泳後,「嘉里香港街馬2025」昨日清晨開跑,設有全馬、半馬、十公里及領袖跑等多個項目,吸引約2萬名跑手報名,當中18,618人出席,最後17,821名參賽者完成賽事,包括特殊學習需要學生、視障及殘障人士一同參與,展現特區政府推動全民運動以及街馬推動共融長跑的理念。半馬及全馬賽事由東區走廊近東岸公園起步,壓軸賽道為下月通車的中九龍繞道(油麻地段),終點設於油麻地交匯處,讓跑手以雙腳感受香港大型基建的宏偉與創新,締造難忘的歷史時刻。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芷珊

特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昨日在全馬賽事起步禮致辭時表示,街馬自2014年首次舉行,至今已邁入第十屆,從最初只有十公里賽、5,000名參賽者,到現有不同距離和年齡組別賽事,跑手人數亦增至約2萬人。今年賽事適逢中九龍繞道(油麻地段)即將通車,跑手可率先在嶄新的主幹道上邁步奔馳,感受香港基建的優秀,也可享受這個新鮮和獨一無二的賽事體驗。

全馬冠軍須補拍衝線

全馬跑手途經東區海底隧道前往觀塘繞道,該段全長4.7公里,中九龍繞道(油麻地段)更是「車未行,人先跑」,跑手沿繞道直奔油麻地交匯處衝線。但賽事出現一段小插曲,主辦方未及時追蹤全馬冠軍Alex Yu的衝線時刻,導致現場未有宣布,攝影師及傳媒亦錯失拍攝機會,最終要他重新衝線補拍。

由於當時有半馬選手陸續抵達終點,Alex反覆衝線四五次才完成補拍,他表示今次賽道極具挑戰且獨特,但指示清晰,並有車輛隨行,整體安排順暢。

半馬賽事於全馬開跑後40分鐘起步,起點與終點與全馬相同。首位衝線的為外籍跑手Fletcher Samuel,他早上約7時10分抵達終點,是首次參加街馬,表示感覺非常好,賽道風景優美,東隧段更欣賞到日出,且天氣理想,大讚:「11月的香港是世上最好的地方!」

創意造型成亮眼風景

賽事亦吸引大批全馬與半馬跑手以創意造型參賽,成為沿途亮眼風景。一名裝扮成「太陽花」的跑手已連續數年以不同造型參與,今年選擇以向日葵造型登場,她希望為沿途市民與跑手帶來陽光般的活力與正能量。她亦形容中九龍繞道(油麻地段)出口的上斜路段是「魔鬼跑道」,極為考驗體力,她在過程中不斷為周圍跑手加油打氣。

另有跑手身穿動漫角色服飾參賽,他表示今年能體驗全新賽道感到新鮮,雖然隧道內最後上坡路段令人疲憊,但天氣不悶熱,加上沿途義工積極提供飲水與鼓勵,整體感受振奮人心。

為促進社會共融發展,今次賽事亦歡迎視障跑手與領跑員一同參賽,特設冠、亞、季軍名次,不區分性別或年齡。領跑員莫先生表示,雖是首次跑經中九龍繞道,但感覺路面相當舒適,僅隧道內稍嫌悶熱。視障跑手梁先生亦提到,由於事先了解賽道斜坡較多,前段特別保留體力,因此能順利應付。

不少跑手更相約好友一同參賽,完成賽事後獲頒紀念獎牌,領取時難掩興奮之情,大會在終點安排啦啦隊手持打氣棒為跑手助威,現場樂隊演出,以熱鬧氣氛陪伴跑手完成最後一段賽程。

行李領取現技術故障

不過在全馬及半馬賽事結束後,行李領取系統出現技術故障,導致行李區人流聚集及輪候時間延長,約2,000名跑手受到影響。主辦方對此表示誠摯歉意,解釋有別以往以人手將行李包排序,今年首度引入的科技掃描識別系統在運作期間發生問題,事故後大會立即啟動應變措施,除透過官方平台及現場廣播發出公告與指引,亦緊急加派一倍人手與義工協助領取行李及疏導人流,情況其後逐步受控。主辦方強調將全面檢討系統管理、人手調配及後備方案,致力完善未來賽事安排。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