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滬港通錦囊】高市謬論恐損害日本經濟復甦機會

2025-11-24 04:07:00 投資理財

宋清輝 經濟學家

近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錯誤言論引發巨大爭議,不僅在政治和外交層面造成了嚴重負面影響,也迅速傳導至日本金融市場,成為拖累東京股市的重要因素。11月18日,日本東京股市兩大股指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大幅下跌,日經225指數收盤下跌3.22%,東證指數下跌2.88%。在此背景下,金融市場對政治風險的敏感反應,再次說明經濟與外交存在緊密聯繫,任何不當言論都可能成為市場劇烈波動的導火索。

首先,高市早苗的錯誤言論被市場視為中日關係走向緊張的重要信號,而這恰恰擊中了日本經濟的薄弱環節,其對中國市場的高度依賴。因此,當投資者意識到中日關係可能惡化時,則會預期中國遊客減少、日本企業在華業務受影響、供應鏈合作受阻等風險,從而提前拋售相關股票。

恐慌情緒蔓延至高科技領域

正因如此,東京市場不僅出現旅遊、零售、航空等板塊整體下跌,更出現軟銀集團、東京電子、愛德萬測試等科技龍頭集體走低的情形,說明市場對政治風險的恐慌已經呈現擴散效應。

其次,從資本市場情緒來看,高市早苗的言論發生在全球市場整體疲軟的背景下,更容易被放大。再加上日本國內對於通脹、匯率以及經濟前景的擔憂,導致投資者本已處於謹慎狀態。此時日本首相發表敏感、錯誤表態,無疑成為壓垮市場信心的「額外負擔」,進而促使海外資金加速撤離,國內投資者也紛紛做出避險選擇。具體來看,日本軟銀、電子元件股、半導體設備股原本屬於科技行情的核心標的,卻在此輪下跌中跌幅靠前,反映出市場恐慌情緒已從旅遊消費板塊進一步蔓延至高科技領域。

從更深層次分析,日本股市下跌不僅是對錯誤言論的即時反應,也折射出市場對日本經濟結構性脆弱點的擔憂。近年來,日本經濟一直面臨老齡化、消費疲弱、通脹壓力上升、供應鏈外移等多重困境,急需依靠穩定的外部環境維持增長。中日關係作為日本對外經濟合作的核心組成部分,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直接影響日本企業的全球布局。但是,高市早苗的言行不僅沒有為穩定預期發揮正面作用,反而主動製造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日本經濟未來走勢的擔憂。換言之,政治層面的冒進行為直接損害了日本經濟恢復的機會。

穩定理性合作方是上策

綜合來看,高市早苗的錯誤言論已經對日本股市產生了顯著衝擊,短期內導致市場大幅下跌,中期可能進一步影響企業投資、遊客消費與市場信心。如果相關言論繼續發酵,甚至可能拖累第四季度經濟增長,使日本經濟面臨負增長風險。歸根結底,真正的問題不在於一句話,而在於其背後釋放的政策不確定性和對外關係緊張信號。在當前複雜的國際環境下,日本需要的不是冒險挑釁,而是穩定、理性與合作,唯有如此,才能為日本經濟提供應有的支撐。

因此,從經濟學和金融市場角度看,高市早苗的言論不僅在政治上失當,在經濟上更是給日本造成了不可挽回的負面衝擊。後續日本政府是否能採取有效措施修復與中國的關係、穩定市場預期,或將直接影響股市能否見底反彈,也將影響日本經濟能否避免更大的下行壓力。

作者為經濟學家,著有《中國韌性》。本欄逢周一刊出。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