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Web3世界】代幣化存款:金融信任與技術融合的轉折點

2025-11-24 04:06:37 財經

IDA愛達首席執行官 梁兆恩

筆者上星期分享了星展銀行與摩根大通率先在鏈上實現即時資金交換。最近,滙豐亦宣布拓展代幣化存款(Tokenized Deposit)領域,將於明年向美國與阿聯酋客戶推出代幣化存款服務。這不只是區塊鏈在支付領域的延伸,更是全球銀行業重新定義「存款」與「貨幣」的契機。

「存款」變得更即時直接可信

代幣化存款的核心在於:將傳統銀行存款轉化為可在區塊鏈上即時流通的數字代幣。這些代幣仍代表銀行賬戶中的實際資金,但透過區塊鏈技術,它們獲得了「可編程」的特性,能夠在不同市場與服務間自動轉移或清算。

這種轉變讓金錢不再受工作時段限制,也不再需要依賴多層中介機構。銀行的支付基礎設施因此變得更扁平、更透明、更具彈性。它不只是技術升級,而是貨幣功能的根本回歸 —— 讓「價值交換」回到即時、直接、可信的狀態。

進一步推動財資業務現代化

對具備全球網絡與跨境結算能力的大型跨國際銀行而言,代幣化存款是現金與財資管理數碼化的自然延伸。透過代幣化存款,資金可在多市場即時轉移,流動性管理更靈活,結算效率顯著提升。這對於需要支撐跨境業務與複雜多幣結構的銀行來說,是推動財資業務現代化的重要突破口。

而對全球布局有限的中小型銀行,若要具備類似功能,則可透過連接穩定幣或與鏈上結算平台合作,讓中小銀行在不需自建全球結算系統的情況下,即可參與開放金融網絡,縮短數碼競爭差距。

傳統銀行憑藉監管與法幣優勢滿足主流客戶需求;穩定幣則在開放市場中推動創新與跨鏈互通。當傳統存款實現代幣化,兩者便能在技術層面無縫銜接,形成鏈上與鏈下互通的網絡層,推動全球資金流走向實時與高效。

助力銀行邁向普惠金融

在普惠金融的視角下,更值得關注的是銀行如何通過代幣化機制接納其他金融機構或電子錢包持有的穩定幣資產,將其轉化為代幣化存款,或用於銀行的延伸服務──例如信用卡交易、短期存款與投資產品。此舉讓穩定幣不僅是外部支付工具,更成為鏈上資金進入銀行體系的橋樑資產。它擴大了銀行的服務涵蓋面,讓未曾接觸傳統金融的用戶也能以合規方式進入銀行體系,實現「鏈上回到銀行」的包容循環。

未來的金融架構應以穩定幣或代幣化存款的協同與融合為願景:代幣化存款提供監管與信任基礎,穩定幣則帶來創新與靈活性。若能建立共同標準與互操作機制,兩者結合將構築一個兼具安全、效率與包容性的全球結算層。屆時,金融不再只是交易記錄的堆疊,而是一套即時、智能、可編程的流動系統。信任與監管將與技術並行,推動金融邁向真正的數碼融合時代。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