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盛智樂(Singh Karndeep )在香港大學主修經濟金融,副修資訊系統及分析,曾於金管局擔任分析程式員及在證監會實習,前者負責IT安全及風險評估,後者負責企業事務及可持續發展項目。他參與了去年11月「大灣區金融科技人才發展計劃」。他在訪問中分享,參加計劃的主要原因是想了解科技如何應用於實際應用上,在過程中他參觀了安永(EY)及支付寶(Alipay)等公司,了解到很多關於人工智能以及反洗錢的應用,同時還參觀了終端設備(Terminal)以及在終端上可以實現的功能,感到非常新穎和實用。
他認為,香港在科技方面的深度和先進程度目前不如內地。例如在內地,人們已經透過支付寶和微信廣泛使用二維碼支付。而香港雖然也有一些類似的應用,如PayMe,但整體發展相對仍較保守。
港可拓金融經濟諮詢服務
不過,香港在金融及經濟上具有重要地位,擁有豐富技術資源及經驗,他認為香港應該在這方面進行示範,提供諮詢服務,讓其他國家及地區學習借鑒。他舉例港鐵公司的物業發展模式就是全球最佳的融資模式之一,因為它可以完全由自己籌資,從政府獲得鐵路項目相關的土地權益或發展權,興建完成後可以持續獲利。「若其他國家及地區能效仿這類的創新理念,特別是在金融科技方面,將非常有幫助。」
談到未來職業路向,目前他在金管局從事安全方面的工作,屬於資訊科技的職位,個人對提升業務效率和改善客戶體驗很感興趣。例如,未來在金融科技業,AI可以幫助節省時間,實現自動化操作。在過去需要到實體銀行櫃台操作,現在只需在手機上掃描二維碼即可完成大部分交易。對於香港的金融科技發展,他認為是有一定的潛力,因香港在公共交通、支付工具方面已有一定的技術積累,這為未來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