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之際,中央代表團贈予新疆的中華同心尊正式揭幕,尊體上以漢代「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以下簡稱「五星」織錦)為主題的圖案,彷彿穿越千年時光,將歷史與當下緊密相連。這件1995年10月於塔克拉瑪干沙漠尼雅遺址出土的絲路瑰寶,至今重現人間整30年,魅力與日俱增,從一項偉大的考古發現,昇華為凝聚民族情感、彰顯文化自信的時代符號,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進程中譜寫着璀璨華章。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應江洪 新疆報道「五星」織錦被譽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最偉大的發現之一,它的發現源於1988年中日尼雅考古合作考察隊對新疆和田尼雅遺址的搶救性發掘——這處被判定為史書記載之「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精絕國(城邦)所在地遺址,因20世紀初曾遭到多個西方探險隊瘋狂盜掘,導致不計其數的多種文字簡牘、文書、織品等流散海外。
搶救性發掘偶遇國寶
在1988年至1997年共計9次發掘中,最大的驚喜來自對95MN1號墓地8號木棺的開啟。這座曾被黃沙掩埋的墓地似乎未被盜掘過,隨着沙丘的移動,它的部分木棺暴露出來。考古隊員在打開一具半朽的木棺後,看到了隨葬品豐厚的一對貴族夫婦,他們穿着寫有「延年益壽長葆子孫」「安樂如意長壽無極」等吉祥語的織錦衣物。
當時,「五星」織錦和作為隨葬品的弓箭、箭箙、短劍鞘等物品放在一起,在許多已經變得褐黃且幾乎腐爛的有機質文物中間,織錦鮮艷的色彩和吉祥語的文字,令考古人員驚喜不已。
這件漢代織錦是古時射箭用的護臂,呈圓角長方形,長18.5厘米,寬12.5厘米,所用織錦色彩絢爛,紋樣神奇。圖案為雲氣、瑞獸、吉祥語、星紋的精巧設計,在祥瑞雲氣紋樣間,有序織出「鳳凰-鸞鳥-麒麟-白虎」等瑞獸圖案,並依次織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吉祥小篆文字及圓圈紋表現的「五星」圖案,邊上用白絹鑲邊,兩個長邊上各縫綴有3條長約21厘米、寬1.5厘米的白色絹帶(其中三條殘斷)。經過紡織考古專家分析和鑒定,「五星」織錦是由五組經線和一組緯線織成的五重平紋經錦,經密220根,緯密48根。這在漢錦中較複雜,也極為罕見,展現了漢代織錦最高技藝。
占星吉語織錦
在織錦圖案中,用漢代隸書織寫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吉祥語文字為我國古代星占用辭,是我國古代先民在觀天象時,通過對五大行星的星占學考察,逐漸總結、歸納出來的占辭術語。現存最早的記載見於《史記·天官書》:「五星分天之中,積於東方,中國利;積於西方,外國用兵者利。」
「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東方」是我國古代星占術中特定的天體位置,「中國」指黃河中下游的京畿地區及中原,是一個地理概念。「五星出東方」指五顆行星在同一時期內同時出現於東方天空,即「五星連珠」或「五星聚會」現象。
在我國古代,關注天象的歷史和中國文明本身的歷史一樣悠久。由於中國古代星占和天文曆法是由皇家史官專門掌管,而中央王朝對曆法和天象有着絕對的解釋權,所以能使用這些星占用辭作為織錦吉祥語的,只能是皇家織造官府——織室。漢晉時期文字織錦織造用工更費,設計、生產和享用受政府服官、織室等部門嚴格管制,多用於政治色彩極強的封賞賜贈,具有極其特殊的屬性和價值。
「五星」織錦考古發掘的親歷者、新疆博物館館長于志勇說,「五星」織錦出現在遠離中原的尼雅遺址,證實了國家治理和統轄西域、開發建設西域的歷史,也從側面反映出各民族在兩千年前就進行了深度交往、交流、交融,生動展示了中華文明的豐富內涵和特殊魅力。
作為國家一級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損品,「五星」織錦在2002年進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千變「文創」喚醒歷史記憶
「孤品」「易損」,讓「五星」織錦的複製研究勢在必行。宋錦織造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錢小萍,與中國國家博物館、新疆博物館合作,歷經多年挑戰後,成功製造出複製品。同時,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浙江大學團隊合作,於2016年至2019年期間,相繼完成了包括「五星」織錦在內的75件尼雅遺址出土紡織品的數字化信息採集整理。為此後的科技展陳設計、文創產品開發等活化利用奠定了基礎。
出土30年來,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五星」織錦已成為新疆文創最主要的元素之一。近年國家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民族地區工作的主線,新疆充分發掘「五星」織錦IP價值,推出的系列文創於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亮相,以「五星」織錦上的祥禽、瑞獸、雲紋、漢代隸書等元素製作的箱包、絲巾、茶具等系列文創產品,喚醒了人們對歷史的記憶和對文化的認同,圈粉無數。
2023年,由北京和新疆聯合出品製作演出的大型歷史題材舞劇《五星出東方》,圍繞這件在史料中不曾被提及的國寶,大膽創新,編創了漢朝戍邊將領在精絕城與當地民眾相濡以沫、守護家園的故事,生動詮釋了各民族共同守衛祖國的錦繡河山、廣袤疆域,共同創造了悠久的中國歷史、燦爛的中華文化。該劇榮獲「五個一工程」獎、「文華大獎」,並於2024年6月7日至8日,作為首屆香港「中華文化節」的開幕演出,登上沙田大會堂演奏廳舞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獲贈的中華同心尊,尊體以「五星」織錦為主題圖案,輔以雲氣、石榴、如意等吉祥紋樣,在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提供了情感聯結,凝聚起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精神力量。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