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立法會選舉的順利舉行,不僅是香港政治生活的大事,更是加速香港由治及興的關鍵一步。 完善選舉制度給香港帶來了行政立法良性互動,實現了良政善治,證明新選制是符合香港整體利益的好制度。要維護鞏固這樣的好制度,需要不斷積累經驗,培育與新選制相匹配的良性選舉文化。廣大選民需要以高度責任感,積極參與選舉、踴躍投票,為香港民主長遠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寫好「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新篇章。
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對西式民主的盲從追求,並未給香港和香港居民帶來真正的民主,而是分化惡鬥、社會失序、經濟失衡、管治失效。落實新選制後,使香港選舉回歸良性、理性、平等、乾淨競爭,真正體現選舉的本意,真正為香港人謀實惠、謀福祉。
在新選制產生的第七屆立法會,行政和立法機關按行政主導和「愛國者治港」原則,有效發揮良性互動,成績有目共睹。
第七屆立法會在過去四年任期內,審議通過法案近130項,較上屆增長六成;審批逾260個涉及土地、房屋、交通、醫療、教育、經濟等與發展和民生相關項目,總金額近7,000億元;推動《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立法,為北部都會區、創科產業等多項重大建設拆牆鬆綁,助力香港擴充經濟容量,增強競爭力。
香港再次被評為世界最自由經濟體,營商環境位列全球十大、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名列全球第三、世界競爭力排名重返三甲位置;人才競爭力重入世界前十,投資環境、國際貿易、商業法規和航空貨運量等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公屋申請綜合輪候時間縮短至5.1年,劏房問題得到穩定有序解決;家庭收入中位數在三年間上升3,000元,增幅約11%;特區政府早前公布,向上修訂了對2025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至3.2%,高於原本2%至3%的預測水平,將是疫情後GDP連續第三年保持增長勢頭。
事實充分證明,良好的選舉文化,減少了因選舉而引發的社會動盪和內耗,香港能夠集中精力謀發展、惠民生,為投資者和市民創造可預期的穩定環境。良好的選舉制度,能夠選出真正有才幹、有擔當的愛國者進入立法會,他們在理性的議事環境中,與政府形成建設性互動,共同制定符合香港長遠利益的法律和政策,有效監督政府施政,提升香港管治水平,充分印證新選制是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制度。
新選制具廣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參與性、公平競爭性,是香港民主制度的優化提升和與時俱進。在第七屆立法會選舉成功舉行及第七屆立法會有效運作的基礎上,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正在平穩、有序、安全、公正地推進,不同界別、階層和地區的利益都得到更均衡照顧;所有候選人在同一個平台上競爭,通過比專長、比政綱、比理念、比擔當、比貢獻等方式,積極爭取選民支持,充分展示新選制任賢選能、聚焦發展的優越性。
香港已經確立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民主選舉制度,但仍需要不斷積累經驗、持續完善,為推進良政善治提供更有力的民意支持和制度保障。
選民用好手中票,選出賢能有為、能夠影響政策走向、惠及社會民生的代議士,促使這些民意代表深入社區、聯繫民眾、研究問題、提出可行方案,推動香港形成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以增進市民福祉為目標的務實治理文化;選民以積極性和責任感參與選舉,保持社會氛圍趨向和諧穩定,選出高效務實的立法機構,與行政機關迅速開展良性合作,共同為香港破解民生難題、提升治理效能,強化公眾對新選制下發展優質民主、建立良性選舉文化的認同,為香港繁榮穩定、「一國兩制」實踐譜寫新篇章。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