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內閣周五(11月21日)批准總值約21.3萬億日圓(約1.05萬億港元)的大規模刺激經濟方案,涵蓋物價補貼和重點產業投資,是日本自疫情以來規模最大的經濟刺激措施,遠超市場早前預期水平。日本同日公布官方數據顯示,當地10月通脹按年升3%。市場普遍擔憂日本政府需依靠舉債填補巨額補貼,加劇財政惡化風險。
日本10月不含生鮮食品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攀升3%,高於今年9月的2.9%。該數字雖符合市場預期,但亦是日本關鍵物價指標連續43個月,超過日本央行2%的通脹目標水平,創下自1992年以來最長紀錄。
包括一系列減稅措施
共同社報道,是次刺激經濟方案包括高達17.7萬億日圓(約8,786億港元)一般性支出,以及2.7萬億日圓(約1,340億港元)減稅措施。減稅措施包括廢除汽油稅的暫定稅率、上調年收入103萬日圓(約5.1萬港元)個人入息稅起徵點等。一般性支出的具體項目包括向所有未成年人發放每人2萬日圓(約993港元)現金補貼,在明年頭3個月向每戶家庭發放7,000日圓(約347港元)燃氣和電力補貼等。
中央政府還將撥出2萬億日圓(約993億港元)用於補貼地方政府,作為可自由支配的「重點支援地方交付金」,協助地方政府應對食品漲價等問題,包括由地方政府向每名居民發放3,000日圓(約149港元)大米券或其他優惠券等。高市內閣據報最快下周五批准追加預算,為一攬子計劃提供資金,爭取今年底前獲國會批准。
日媒指出,日本近年的補充預算規模持續超過10萬億日圓(約4,964億港元),前首相石破茂內閣去年推出的補充預算案中,一般性支出便達13.9萬億日圓(約6,900億港元),如今高市的經濟刺激方案開支更遠超這一數字。預計高市的方案資金來源包括通脹升溫帶來的稅收增長,以及增發國債。據報日本當局增發國債規模尚未確定,但會超過去年發行的6.7萬億日圓(約3,326億港元)。
日圓過度貶值加劇民怨
高市宣稱自己任內會奉行「負責任的積極財政政策」,兼顧經濟增長與財政紀律。然而日媒指出,市場擔心此舉將擴大日本龐大的國債規模,推升日本國債孳息率。對於資源嚴重匱乏、依賴進口維持經濟運作的日本而言,圓匯走弱意味進口商品價格攀升,包括食品、能源和製造業原材料等。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熊野英生表示:「日圓過度貶值恐加劇民眾對通脹的擔憂。這可能打擊高市政府的民望,也提高日本央行下月加息的可能性。」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