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新選制選賢能 齊投票謀發展

2025-11-22 04:15:10 評論

程 燕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貴州文化交流基金創會主席

距離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投票日不足三星期,特區政府積極推動,社會各界全力參與,候選人夜以繼日開展競選工作,選舉氣氛濃厚熱烈。從候選人在街頭的演講,到出席選舉論壇,再到他們在網上發帖、接受媒體訪問等,都圍繞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作出不同倡議,體現出比政綱、比能力是今次選舉的主調,良性、理性、平等、公平競爭的選舉新風正在形成。選民如何在候選人中優中選優,成為今次選舉的重要目標。

2021年首場完善選舉制度後的立法會選舉翌日,中央發布《「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對持續推動香港特區民主穩步向前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四年後的今天,重溫白皮書對於新選制特點和優越性的高度總結,比對今次立法會選舉的熱烈選情,可深刻認識到優中選優就是新選制的制度要求。白皮書指出,新選制具有廣泛代表、政治包容、均衡參與性、公平競爭四大特徵,促進不同界別、不同階層的精英翹楚都能通過選舉比拚進入立法會,真正實現優中選優,真正發揮立法會憲政功能,為香港長遠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過去一段時間,香港崇尚西式民主的政治對抗,只講「從眾」的選舉制度導致社會分化惡鬥、社會失序、經濟失衡、管治失效等亂象叢生。過去多場立法會選舉,就選出了大批反中亂港分子騎劫議會,專搞對抗拖香港發展後腿,肆意拉布,鼓吹議會暴力,更大肆策動和參與「佔中」、黑暴等暴亂,暴露了過往選制的制度缺陷,無法實現選舉選賢與能的最終目的,未能體現透過選舉推動香港長遠發展的重要意義。

今日的新選制,從根本上扭轉了香港選舉的亂象,有利帶動「從眾更從賢」的良好風氣。在新選制下的兩場立法會選舉,社會更加聚焦候選人的政綱和能力,競選活動更加強調候選人的工作和倡議,各種攻擊、謾罵、抹黑已不復再,取而代之的是經濟民生、社會融合、兩地交流成為選舉關鍵詞。有媒體透過人工智能分析10場地方選區論壇,顯示候選人聚焦經濟發展、民生保障、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三大核心議題,並圍繞房屋、交通、青年發展、家庭友善、醫療等民生難題深入討論,口號式表演已不能引發選民的支持和共鳴。這說明,新選制的制度優勢求發展、謀建設,與過往選制的鬥爭空談形成強烈對比。

在選舉優中選優,需要廣大選民積極參與。選民既要參與投票,更要投好票,深入閱讀各候選人的政綱,了解他們的民意反映能力、政策倡議的深廣度、履職盡責的誠意,識別出屬意的愛國愛港、敢於擔當、善於作為的賢能之士,在下月7日以手中一票推動優秀人才進入立法會,充分發揮新選制的制度優勢,推動香港良政善治。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