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 心
駝峰空運原本由美軍第10航空隊下屬空運航空隊與中國航空公司(中航)共同承擔運輸任務,但由美國陸軍航空隊主導,駝峰空運行動的美軍首任指揮官是愛德華·亞歷山大準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第10航空隊負責中國戰場的空中運輸和作戰支援。
1942年4月8日,美軍第10航空隊運輸戰鬥機首次飛越喜馬拉雅山,開始為中國空運軍用物資。4月首月運送物資308噸,後來連續每月運輸量都是數百噸,遠遠不能滿足中國戰場的需要。美方指揮官亞歷山大因感到壓力太大辭職。1942年12月1日,駝峰空運行動由美軍航空運輸司令部接管,具體負責是美國陸軍空軍空運總隊印度—中國聯隊(印中空運聯隊)。印中空運聯隊成為負責駝峰航線運輸任務的核心機構,美國空運指揮部漢普·阿爾諾德將軍受命全面接管空運任務,成為駝峰空運美方第二任指揮官。阿爾諾德是美國陸軍航空隊的資深將領,他以高效執行力達到了每月運量3,000噸的目標。但蔣介石向羅斯福的要求是每月至少需要7,500噸的軍需物資。
駝峰航線前兩任指揮官都達不到這個要求,是因為飛越駝峰航線有三大風險和三大困難。三大風險都是致命的。一是「黑色山峰」的死亡陷阱。駝峰航線要飛越世界上最兇險的地形,航線需穿越海拔4,500至7,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和橫斷山脈,高山連綿,群峰聳立,地形陡峭,氣候惡劣。航線必經的一個個形似駱駝背脊凹處的山口(駝峰),海拔高度都在4,500至5,500米,高於當時美國主要裝備的運輸機最大爬行高度。那些飛機的有效載荷並不適合高負載的高空作業,且不能達到一定高度以飛越山區地形,因而不得不在犬牙交錯的「駝峰」間尋找狹窄的通道,在非常危險的迷宮般的冰山雪谷中穿行,稍有偏差,就可能一頭撞上山崖,粉身碎骨。著名駝峰飛行員斯科特在回憶錄中寫道:「我們不是在和日本人作戰,我們是在和天空作戰!」
二為「空中百慕大」的黑色風暴。駝峰航線區域是全球氣象最複雜、最詭異的地區之一,被稱為「空中百慕大」。航線位於歐亞大陸三大強氣流團的交匯點。從西面來的低氣壓沿喜馬拉雅山移向西藏和印度之間的「駝峰」,與來自孟加拉灣的暖濕高氣壓團以及來自西伯利亞寒流的低氣壓團進行激烈的撞擊。因此,這個區域天氣詭異,「秒變四季」。幾分鐘內能經歷狂風、雷暴、冰雹、濃霧等各種極端天氣。經常有突發性的暴風雨、猛烈的湍流、嚴重的結冰,以及突然每小時160至240公里的橫風。而且風速極快,稍有不慎飛機就會被直接吹進山裏去。
雨季黑色風暴隨時隨地都會發生,風暴籠罩着山峰,突如其來的猛烈下降氣流,能將飛機瞬間拍進山谷。駝峰終年積雪,高空氣溫常低於零下40度,雲層中懸掛着冰粒,如果遇到大範圍的冰幕把飛行中的飛機包圍起來,機翼、螺旋槳、擋風玻璃瞬間結冰,飛機如同裹上「冰棺」般失控墜落。更恐怖的是遇到「乳白天空」,濃密雲層與雪峰反光融為一體,天地一片混沌,飛行員完全喪失空間感和方向感。
三是日軍飛機空中截殺。駝峰航線開通後,日本首相兼陸軍大臣東條英機就明確下令:「緬甸防空部隊的最大任務就是切斷中印空運路線。」日軍佔領緬甸北部的密支那等機場後,盤踞在緬甸北部的日軍戰鬥機,時常在航線上空遊獵,攔截毫無自衛能力的運輸機。這給駝峰航線本就險象環生的飛行,又增添了一層血色。
駝峰航線上的三大困難,也就是三缺:缺適用飛機,缺先進設備,缺航空油料。喜馬拉雅山根本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飛行禁區!當時人類還沒有製造出合適駝峰空運的飛機,駝峰航線中前後使用過的近七八種機型,無一適應。初期運輸機數量不足,只好使用普通飛機改裝的運輸機。飛機少,運輸任務重,有時一個飛行員一天往返駝峰多達三次。飛行員輪值,排到哪架飛機飛哪架。常常是一架飛機剛剛降落,立即撤換機組人員繼續往返。飛行員沒有熟悉飛機性能的時間,就要求立即入倉起飛。初期的飛行人員大多為經驗不足的新手,有些是臨時招來的平民,不僅效率低,而且事故率高。
駝峰航線沿途許多機場都是臨時搶修出來的簡易機場,導航和通訊設備很差,幾乎沒有比較有效的地勤保障。尤其是在飛經中、印、緬邊境的「野人山」時,是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沒有無線電定向台和明顯的地標。還有一個讓飛行員們經常擔心的是空中斷油。當時油料奇缺,各地機場給航機加油只加夠航行里程所需航油。但惡劣天氣常常讓飛機繞遠路,加上飛機重載吃油,有時在途中發現油不夠,就只能在茫茫雪山裏找地方迫降,結果大多都是飛機直接摔成碎片。
1943年是中國抗日戰爭的關鍵一年,正面戰場展開了多場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戰役,急需更多的軍需補給。為此蔣介石於1943年初就派夫人宋美齡赴美進一步展開援華抗戰游說,希望美國迅速加大駝峰空運量。1943年6月,羅斯福總統決定進一步加強對華軍事空運,並任命湯姆·哈爾丁接任駝峰空運第三任指揮官。哈爾丁於1943年6月接任後,硬性下達了「駝峰無氣象」的死命令:無論雲雨雷暴冰雪颶風,無論白晝夜晚春夏秋冬,飛行員輪班倒值,空運不停。這一決策使得駝峰空運總量在三個月內從每月3,000多噸迅速攀升至10,000噸,並於1943年12月首次突破月運輸量萬噸大關,達到12,590噸。為此,哈爾丁從上校晉陞為準將,並獲得總統嘉獎。但因全天候高強度飛行導致飛行事故急劇飆升,三個月內損失155架飛機,犧牲168名機組人員。軍人妻子和家人的哀告、犧牲者戰友和同事的抱怨,潮水般湧向白宮。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