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30台機械臂10個月攻堅!十五運會閉幕式以科技破局 借城為幕譜傳奇

2025-11-22 00:06:45 神州
閉幕式後,十五運會閉幕式總導演沈晨(中),十五運會閉幕式總製作人尚博英(右)、十五運會閉幕式舞美總設計孫天衛 (左)接受採訪。胡永愛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胡永愛 郭若溪 李薇)「30台機械臂同步起舞、16輛無人小車協同配合,全程無網絡依賴,這在世界舞台上都屬罕見!」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閉幕式總導演沈晨在發布會上,揭秘了機械臂表演背後的硬核攻堅歷程,同時詳解為何選址深圳歡樂港灣歡樂劇場,以「城市為幕」打造獨一無二的科技藝術盛宴。

機械臂攻堅10個月:無網絡環境下的「同步奇跡」

「大家看到的30台機械臂流暢表演,背後是10個月的反覆打磨,甚至曾被迫停滯兩個月。」沈晨直言,此次機械臂表演的難度堪稱「世界之最」,核心痛點在於閉幕式場地的網絡管控——無網絡環境下,30台機械臂的同步問題成為橫亘在前的難題。「深圳作為科創之都,閉幕式不能只談科技概念,必須有實實在在的硬核呈現。」

為實現「零差錯」同步,團隊為機械臂定製專屬內置程序,這在常規機械臂應用中並無先例。更具挑戰的是現場執行:60餘名穿黃色衣服的工作人員需在一分鐘黑場時間內,完成機械臂的網線插拔、升降台起落等一系列操作。「現場要插兩路網線——同步網線和主機網線,一分鐘內完成連接、撤離,表演結束後再用一分鐘拆網線、降升降台,任何一個環節失誤都可能導致同步失敗。」沈晨強調,這不僅是對技術的考驗,更是對團隊協作的極致挑戰,「一旦同步出錯,不僅影響演出效果,更會辜負深圳科創企業年輕人的智慧結晶」。

最終,30台機械臂與16輛無人小車憑藉全內置系統,在無網絡支持的情況下實現完美協同,剛柔並濟的表演與舞蹈演員呼應,將科技與藝術的融合推向高潮,成為閉幕式最亮眼的科技亮點。

選址歡樂劇場:以城市為幕 借自然造景

「空間是創新的前提,走出體育場才能打破常規!」沈晨透露,團隊接手任務後,首要目標便是跳出傳統體育場的封閉環境,尋找能承載「星辰大海」主題的獨特空間。經過多地調研,深圳歡樂港灣的歡樂劇場進入視野——這裏海天一色,前海摩天大樓與濱海景觀構成天然背景,無需額外造景便能呈現「以城市為幕」的震撼效果。

「45年來深圳從小漁村到國際大都市的輝煌成就,都濃縮在這片天際線中,這是最好的舞美背景。」沈晨表示,選擇歡樂劇場不僅因其天然景觀優勢,更因其能呼應「大灣區同心」的理念,「香港、澳門與深圳隔海相望,這裏的空間格局恰能具象化『三地同根、同宗同源』的情感,讓自然景觀與人文主題完美契合」。

責任編輯: 何雪沫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