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孔雯瓊)11月18日到22日,全球創業周中國站以「汲天下智,鑄創業力」為主題,在上海市楊浦區復興落地舉行。在為期5天的時間裏,活動圍繞5大主題日舉辦40餘場創新活動,吸引500餘位全球投資人、1000餘位創業者和10000餘位專業觀眾參與,共同探討面向未來的創新思想、探索創造未來的發展之路,打造「有用的創業周」。
活動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褚君浩以《科技創新與未來產業機遇》為題發表主旨演講,他認為科學與技術交叉推動構成了「多學科支撐、多領域應用、多方向延展」的人工智能時代基本態勢。他梳理科學歷史譜系、推演技術進化路徑,勾勒出覆蓋「未來能源、未來製造、未來材料、未來健康、未來空間、未來信息」的新質生產力未來全景,與本次大會五大產業方向不謀而合。
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硬科技理念提出者米磊發表了主題為《投早投小投長投硬,共建硬科技創業生態雨林》的演講 ,他認為硬科技和科技金融是科技強國建設的「兩翼」,缺一不可。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向超複雜、超微觀、超宏觀與超極端領域不斷深入,人類正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與深度,向科學技術的更前沿地帶邁進。在這一關鍵歷史階段,全球主要國家紛紛加大研發投入,全力搶佔未來科技制高點。在此背景下,我國需要盡快建立科技金融的「鄭國渠」體系。
歐洲商業天使網絡(EBAN)榮譽主席保羅·安德烈茲在主題演講《人工智能創業者的崛起——降低創新風險,開啟增長之路》中,將能夠結合人類創造力與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業者定義為「AI創業者」,並從市場、技術、人才、執行等多維度分析為何AI創業者更能降低創業風險、提升成功概率。
本屆創業周注重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最先一公里」的扶持,以耐心資本賦能早期科創企業成長。全球創業周中國站2014年設立的「年度天使投資人TOP30」榜單以來,今年是第12次發布。彰顯了促進資本與科創深度融合、賦能天使投資行業發展的共同努力。在為期5天的創業周中國站期間,40餘場創業活動將吸引500餘位全球投資人、1000餘位創業者和10000餘位專業觀眾參與。多方合力搭建起一個分享時代洞察、創造投資契機、助力成果轉化、促進產業發展的綜合性實效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全球創業周中國站期間舉行了「復興島科創孵化大會」,來自全球一流孵化器、全國各大科研院校、著名投資機構和創新標杆企業的300餘位嘉賓為打造復興島科創孵化新集群匯智獻策,並見證「復興島創孵匯」這一重要創新創業孵化平台的啟動。這場備受矚目的盛會,是一次立足上海、輻射全球的創新力量集結。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