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孫曉旭) 全球經濟處於轉型階段,當前的科技浪潮正重塑多極化格局。東方匯理投資研究院亞洲高級投資策略師姚遠(Aidan Yao)於最新發布的「2026年投資展望」媒體簡報會中指出,全球市場在2026年將由三大主軸引領:經濟韌性持續、人工智慧(AI)技術驅動,以及政策支持延續。他同時強調,面對市場集中度攀升與美國財政失衡等挑戰,投資者應強化全球布局思維,積極推進資產配置多元化。
亞洲躍居AI產業關鍵力量 估值風險可控
東方匯理指出,亞洲憑藉其在硬體製造、供應鏈整合與終端應用市場的龐大優勢,已成為AI革命中不可或缺的參與者與核心受益者。姚遠表示,AI已從題材概念轉為實質經濟驅動力,雖部分美國科技股估值過高且集中度風險加劇,但目前相關資本支出佔美國GDP比重仍低於1%,強調這不代表整體AI產業存在泡沫。他表示,與其追逐估值已高的美國龍頭,投資人可關注亞洲AI供應鏈(如半導體、硬體製造)及中國側重的AI應用與商業化領域,透過地域與產業的分散布局。針對投資策略,他強調「保持投資」仍是核心原則,但需重新檢視過度集中美元資產的風險。
東方匯理亞洲投資主管Florian Neto在同一場合指出,當前全球資產估值普遍偏高,尤其美股與美元資產價格已處於歷史高位。他表示,在產業政策與財政支持擴張的背景下,分散投資至亞洲股市、黃金及歐洲特定主題,將是應對潛在波動與捕捉成長的關鍵策略。
他進一步表示,新興市場股市具備三大優勢:美元溫和走弱、央行政策可信度提升,以及企業獲利表現強勁。其中,韓國、印度與中國等地企業獲利預計實現雙位數增長,通膨控制得宜亦提供基本面支撐。在資產配置上,他將黃金視為對沖財政風險的有效工具,目標價上看每盎司4,200美元;信用資產則看好亞洲高收益債,因中國房地產比重下降使違約風險緩解,當前收益率具吸引力。
針對香港市場,東方匯理持樂觀態度,指出除中國企業外,越來越多東南亞及歐洲公司正考慮赴港上市,配合港交所推動的流動性改善措施,預計2026年港股IPO市場將持續復甦。此外,隨著供應鏈轉移趨勢深化,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憑藉內需消費強勁與政策支持,已成為繼東北亞後的新興投資熱點。
固定收益方面,東方匯理預期,優質信用債及具備抗通脹能力的資產仍為核心配置。受惠於美元轉弱、聯儲局維持偏鴿取態,以及新興市場相對强勁的增長前景,新興市場表現可望延續升勢。歐洲方面,隨著改革措施推進,加上基建開支增加,料在投資級信貸及中小型股中將湧現投資機遇,投資吸引力有望於2026年持續提升。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