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健樂)金發局與Deep Knowledge Group昨日發布《全球人工智能競爭力指數報告》第四版。報告提到,當前全球人工智能(AI)監管模式分化,其中歐盟以權利與風險為本主導,在AI監管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美國則以去中心化及創新優先;中國則由國家主導、產業政策推動,而美國和中國則在人工智能的應用實踐中擁有卓越表現。金發局行政總監區景麟昨表示,國家「十五五」規劃建議表明要加強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料內地人工智能產業將有更多發展空間。他亦看好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為內地與海外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作出貢獻。
金發局作為該項目的正式觀察員,對報告的編制提供支持。報告對約25個重點地區的政策與法規進行分析,揭示治理效果與制度能力之間的差異。報告指出,運算能力、研發產出及創投等指標只能反映部分AI競爭力,因為風險評估框架及監管配套亦同樣重要,故報告認為治理體系成熟的地方,將能夠更好地安全應用AI、維持公眾信任並吸引投資。
AI成經濟轉型核心動力
金發局指出,隨着AI逐漸成為推動全球經濟轉型的核心動力,如何提升國家和區域的競爭力、加強治理,成為政策制定者、企業及研究機構共同面對的重要策略課題。報告指出,AI治理差距正在擴大,預計未來10年,擁有先進治理體系的地區,將獲得不成比例的經濟及地緣政治優勢;而治理領導能力與金融業成熟度亦日益有關連,例如香港、新加坡、歐盟、英國、美國及阿聯酋,都體現出金融監管越強,AI治理越先進。
惟另一方面,報告認為,各地AI治理協調不足,在營運、法律及監管層面有明顯分歧,而且地緣政局發展亦令短期內難以做到協調,因此至今仍未有具有約束力的全球治理框架,這將是未來全球AI發展所面臨的其中一個挑戰。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