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40億歐元獲千億認購 歐洲資金佔比過半
中國財政部昨在盧森堡成功發行40億歐元主權債券,獲國際投資者熱烈追捧,總認購金額達1,001億歐元(折合約9,021億港元),超額認購24倍,其中7年期債券更獲25.5倍超額認購,反映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韌性及金融開放進程的信心。這是中國月內第二次啟動外幣主權債發行,金融界一致看好是次發債將進一步強化中國在主權債務市場的國際定價話語權。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本次發行兩筆各20億歐元的4年期與7年期債券,其中4年期發行利率為2.401%,7年期發行利率為2.702%。投資者結構呈現多元化特徵,按地域分布,歐洲投資者佔比達51%,亞洲佔35%,中東及美國離岸投資者分別佔8%和6%。按投資者類型,主權類機構佔26%,基金資管佔39%,銀行和保險佔32%,交易商佔3%,顯示中國主權債券對各類國際資本的吸引力。
中國主權信用獲全球廣泛認可
是次發行由渣打銀行、滙豐等機構擔任聯席主承銷商。渣打銀行金融機構業務全球聯席總裁張曉蕾強調,中國財政部再次成功發行歐元主權債,顯示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強大韌性和活力的信心,並再次彰顯了中國進一步促進金融市場開放、加強與國際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承諾,並為中資機構後續發行提供堅實的收益率基準參考。渣打銀行大中華及北亞地區資本市場主管嚴守敬亦指出,是次發行約65%債券分配予亞洲以外投資者,顯示中國主權信用獲全球廣泛認可。
滙豐銀行(中國)行長兼行政總裁王雲峰認為,此次歐元債的成功發行,是繼美元債後財政部本月再度發行外幣主權債券,不僅向投資者釋放中國高水平開放及深度融入國際金融市場的積極訊號,而且通過加強中國與歐洲多個金融中心的互動,為中歐未來的金融合作創造更為廣泛的空間。他認為,是次發行獲得國際投資者踴躍認購,充分體現了國際市場對中國主權信用和經濟前景的堅定信心,同時也為更多中資發行人的歐元融資提供了定價基準。
在港交所和盧森堡雙重上市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發行的債券將全部託管在香港金管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隨後在港交所和盧森堡證券交易所雙重上市,此安排強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與內地市場「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亦促進中國與歐洲資本市場的深度融合。
市場分析指出,在全球流動性充裕及地緣政治緊張緩解的背景下,投資者對中國資產配置需求上升。富達國際亞洲固定收益主管朱蕾早前分析,歐元區仍在降息周期,且歐元匯率強勢,刺激機構對歐元資產需求。她又指,外資增配中國主權債除考慮發行人質量,亦着眼於資產多元化需求。
中國財政部近年積極拓展外幣融資渠道,本月初在香港發行的40億美元債券,總認購金額1,182億美元,超購約29倍,其中25%投資者來自歐洲。而是次中國財政部發行歐元債,是繼2024年9月在巴黎發行20億歐元債後,再次進入歐元債市場。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