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方寸不亂】假作真時真亦假

2025-11-20 04:02:26 方寸不亂

方芳

巴士上一對父子對話,老父親責怪兒子成家後,只顧給妻兒優質生活,卻沒有履行供養父母的責任。

根據中國官方統計,老年人口撫養比為22.5%,換言之,每4.4名勞動人口,就要負擔供養一名老人。中國已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加上少子化,「養兒防老」的觀念或許已經過時,今天的長者都心裏有數,既不讓自己成為孩子的負擔,也不需要把積蓄奉獻給子女。兒孫自有兒孫福,兒女需要奔他們的前程,不在父母身邊是常態;長者「自己顧自己」,也是不可避免的常態。

照顧「空巢老人」,社會上各種商業運作應運而生,經濟實力較強的城市,出現「外包兒女」和「機械保姆」,溫情與科技並存,有待試驗。

有內媒報道,遼寧大連有退伍軍人組織「外包兒女」服務,臨時「子女」為老人提供陪伴、聊天、散步、陪診、調解糾紛,甚至去老人院「撐場」,讓工作人員不敢疏忽和欺負,屬單次收費。這些「外包兒女」並不是生活護工,只是提供情緒價值,比之傳統保姆或護工多了一份親切,節慶當然不會寂寞,長者尋求的是可信賴的陪伴。然而這也產生新問題,當陪伴培養出「感情」可以代替「親情」的時候,可能出現以「資產託付」換取臨終照護的意願,這就牽涉法律風險了。

香港不時有些離奇的案子,80多歲的老婦在「網上情緣」損失巨款,你不要取笑這些「八十情緣」,其實,「外包兒女」「外包情人」都是老人對感情的一種依賴,分不清真與假而已。不過,一種沒有託付風險的「機械人保姆」面世,或許可以令子女放心一些。上海有一次過買斷的「機械保姆」,協助復原護理、精準餵飯,當照顧對象有突發病變或意外,「機械保姆」的感應程式,可以撥通醫院電話,把血壓、心率報往醫院。

「機械保姆」不會因為老人囉唆而發脾氣,態度溫和,甚至比子女和「人類保姆」更有耐心聆聽,還可陪老人下棋、簡單運動,冰冷機械人悄然改變了老人晚年的生活質量,亦減少了老年抑鬱症。「機械保姆」從美好願景出發,但是機械人只能滿足長者生活護理照顧,惟感性及溫情方面,相信未能滿足。有說︰「『機械保姆』還可模仿子女聲音和照顧對象聊天,又可協助上網和真人子女視頻,當人類感情『假作真時真亦假』,究竟是喜還是悲?」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