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來論 | 安倍政治遺緒與日本危險政策:台灣危機下的警鐘

2025-11-19 11:33:26 來論

文/黃匯傑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公然宣稱「台灣有事=日本存亡」,瞬間將日中關係推向極端危險邊緣。這一言論非偶然,而是安倍元首相多年右翼政策與安全主張的直接延續。安倍政治短期內確實推動經濟刺激與觀光立國,但透過在東京實地的觀察可以看出,在真正危機來臨之際,其政策體系的脆弱性已暴露無遺。高市的極端言論不僅挑動國際局勢,更可能讓日本在政策與市場上陷入無法承受的壓力。

高市早苗(央視新聞資料圖片)

2025年11月18日,日經平均股價比前日下跌1,620日圓,以48,703日圓收盤,下跌率達3.22%,市場劇烈震盪不僅反映日中地緣政治緊張,更折射出日本國內政治不安與政策執行力疑慮對投資者心理的致命衝擊。經由在東京最前線的採訪可知,投資者已將首相的極端言論與內閣政策穩定性不確定性聯繫起來,導致資金大規模流出和市場恐慌。迪士尼、百貨公司及奢侈品化妝品銷售大幅受挫,中國旅客短期消費下降數百億日圓,轉賣行為無法緩解整體衝擊。地方創生政策過度依賴外國人観光客,北海道、京都、沖繩等旅遊重鎮瞬間受挫,經濟韌性不足暴露無遺,單一市場依賴已成致命弱點。政治與金融不安可能使其他國家旅客也減少訪日,形成二次衝擊。

日圓短期避險走強,但股市恐慌與資金流動性壓力,使匯率震盪加劇,市場脆弱性急劇放大。在日本多年來的採訪所收集的資訊顯示,股市與匯市的同步動盪,反映出日本經濟對外交與國內政治風險的高度敏感,任何新的政治、軍事或地緣摩擦都可能引發系統性崩潰。高市首相的極端言論已引起與黨內其他派系及公明黨的摩擦,若與野黨對抗升級,政策推動力和國會支持將受阻。世論對外交及安全政策過激表態感到不安,首相支持率面臨下降壓力。經濟市場對政治不安的敏感度,使高市內閣在面對政策決策與危機管理時的自由度下降,任期穩定性可能受到挑戰。透過在東京實地的觀察可以警告,若國內政治、外交與金融風險同時加劇,高市首相任期將不可避免地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

安倍政治的功過更需警醒:短期內,安倍經濟學推動消費與地方創生,觀光立國帶來增長動能;安全保障擴張提供製度基礎。然而,其對中國的強硬立場自始即存在高風險,一旦危機爆發,政策彈性不足,對國內外市場和民生的衝擊將巨大。過度依賴中國旅客與單一市場,使經濟結構脆弱;安全議題政治化,將民生與市場置於高風險之中;高市首相的極端言論正是安倍路線極化的直接結果。觀光依存型政策重短期、輕長期韌性,一旦政治金融危機爆發,即使非中國市場旅客減少,也將造成經濟連鎖崩潰。日本經濟、政治與安全政策如懸於刀鋒的三刃劍:短期繁榮掩蓋長期脆弱。地方創生、觀光立國、股市穩定、匯率信心,隨時可能因外交與國內政治不安而崩解。台灣海峽局勢、日中緊張、金融動盪,正將日本逼入政策極限與市場風險邊緣。若不立即檢討政策結構,推動多元經濟依存、內需振興、地方產業韌性與外交安全協同,任何再軍備或憲法改變,都可能遭受市場與國際舞台的殘酷反噬。

安倍政治留下的遺緒,今日化為金融、經濟、觀光、外交與政治穩定的五重警報。東京市場、地方產業與日本民生,正面臨被迫承受的劇烈衝擊。這不是假設,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日本若再無冷靜檢討,其所謂的安全、繁榮與觀光繁榮幻想,將被殘酷撕裂,危機的警鐘已響徹全國。

責任編輯: 張斐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