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味白皮書 更證中央是港民主制度設計者、創立者、維護者和推進者
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和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日前分別轉載《大公報》刊發關於《「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的重溫和社評文章。多位香港政治和法律界人士對此表示,中央是香港民主制度的設計者、創立者、維護者和推進者。沒有中央對「一國兩制」初心使命的堅守,就沒有香港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實踐。中央堅定支持香港民主向前發展,多次作出重大努力支持香港民主發展。事實證明,香港在回歸祖國後,民主發展取得了全方位的重大成就。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
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葉劉淑儀昨日以《民主是中央送給香港的珍貴禮物》為題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她為香港服務近50年,以這半世紀親身經歷,「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香港今日擁有的民主制度,實乃中央人民政府賦予七百萬港人的一份彌足珍貴的厚禮。」
葉劉淑儀:「8·31方案」被亂港者否決
她指出,回歸祖國前,立法局(立法會前身)主席由英國委任的總督兼任,議員則由官守議員及委任議員組成,市民完全沒有機會參與其中。直至1980年代,港英當局眼見香港回歸祖國已無可避免,才倉促推進所謂的政制「民主化」,在1985年首設間選議席及功能界別,而第一次地區直選則要待至1991年才舉行。末代總督彭定康上任後,大量具強烈反華立場的政治人物進入立法局。回歸後的首任行政長官需要面對一個充斥着反中亂港分子的立法會,使得特區政府的施政舉步維艱。
葉劉淑儀表示,中央政府早於2014年就提出了「8·31方案」,賦予港人普選機會,可惜有關方案被當時立法會內的反中亂港議員帶頭否決。中央政府在2019年就提出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概念。2021年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根本原則。今次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是「愛國者治港」原則的全面及準確實踐,民主發展離不開市民親身參與及行使公民權利,呼籲大家在12月7日踴躍投票。
黃玉山:港已形成具備自身特色民主制
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黃玉山指出,香港的民主發展歷程並不平坦,來之不易,而中央政府始終給予堅定不移的支持。他強調,基本法由中央政府制定,並非源於中英聯合聲明。回歸祖國以來,中央不僅為香港民主發展開展了大量工作,更在特首選舉與立法會選舉制度的修改完善上持續着力,現時香港的民主制度正是在中央支持下不斷優化的成果。
他提到,外界勢力長期以各種手段破壞香港民主進程,導致其發展屢遇阻礙,幸賴中央始終保持信心與決心,才推動香港民主走到今天的良好局面。世界上沒有統一標準的民主模式,民主應由各地根據自身文化與實際情況確立發展路徑。香港經過多年探索,已形成具備自身特色的民主制度,第八屆立法會選舉中沒有相互抹黑的不良氛圍,取而代之的是聚焦民生實事,這就是生動體現,有利於香港的長治久安,更能保障基本法行穩致遠。
陳弘毅:新選制符合香港實際情況
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陳弘毅表示,中央一直以來都堅定支持香港民主向前發展。全國人大常委會在2014年的「8·31」決定中確定了提名委員會的組成方法和提名程序。但是,提倡非法「佔中」的政治勢力強烈反對人大決定,並發起了為時三個月、對香港的核心地帶具有癱瘓作用的違法「佔中」。違法「佔中」失敗後,在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的政改方案未能在立法會獲得通過,他認為這是香港的民主進程遭遇的重大挫折。2019年,香港在修例風波期間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的曠日持久的嚴重動亂。
他說,為了力挽狂瀾,促使「一國兩制」的實踐重回正軌,中央使用了包括制定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的「組合拳」,香港得以由亂到治、由治及興。2021年底,香港根據新的選舉制度產生了第七屆立法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從第七屆立法會的表現來看,相對於之前的選舉制度,改革後的選舉制度和根據它選出的立法會,更能有助於和有利於香港的良政善治、政通人和。現在看來,2021年改革後的選舉制度是比較符合香港作為國家的特別行政區的實際情況的。
施榮懷:中央賦予港人廣泛民主權利
全國政協常委施榮懷表示,中央確實是香港民主制度的設計者、創立者、維護者和推進者,這是基於歷史與現實的必然結論。沒有中央對「一國兩制」初心使命的堅守,香港民主就無從談起。港英時期,香港毫無民主可言,總督專權、華人受歧視,根本無權參政。回歸後,中央依據憲法和基本法,構建了符合香港實際的民主制度,賦予香港居民廣泛民主權利。
他說,面對反中亂港勢力的破壞,中央及時制定香港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讓民主重回正軌。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就是生動例證,新制度下參選者來自各階層,包括基層勞工、專業人士等,90個席位全部競爭產生,體現了廣泛代表性和公平競爭性,讓民主真正服務於香港繁榮穩定和居民福祉。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