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龍、康敬、嚴鍇華)多位香港政界人士表示,港英政府時代的香港沒有民主可言,英國不但沒給香港人帶來民主,反而為香港民主發展埋下禍根。香港回歸祖國後,中央依據憲法和基本法構建香港民主制度,基本法賦予香港居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和自由,這種民主開放程度世所罕見,港英時代下根本不可能做到,而由愛國的香港人治理香港,這才是香港最大的民主。
黃英豪:香港的民主不是英國給予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英豪在香港土生土長,他說香港回歸祖國後,特區政府對立法會各階層代表產生的選舉制度有細緻全面的考慮,是港英時代完全不可比的。他強調,英國政府屢次禁止在香港進行民主改革,直到香港即將回歸祖國、中英談判時才同意給予香港所謂「民主」,加速推進「政制改革」,明顯別有用心。
他強調沒有回歸祖國就沒有香港的民主,正是基本法落實了香港的民主,香港的民主不是英國給的。他指出,港英時期香港沒有國家和民族意識培養,不會讓香港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基礎學科中缺乏國民教育,導致數代人對國家的感情、認知不足,對「一國兩制」在港落實存在抗拒。近年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情況才逐步扭轉,愛國教育得以推動。他認為,港英政府遺留最明顯的禍根,就是不讓香港人建立國民意識與認同,灌輸「僅是香港人」的觀念,導致民眾對國家尤其歷史認識極為薄弱,為香港民主發展埋下禍根。
徐莉:愛國港人治港才是最大民主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徐莉表示,香港回歸祖國28年來,經歷內外部環境中的風雨挑戰,但中央始終堅持「一國兩制」,始終堅定發展香港高質量民主,在香港社會遭受外部勢力的極大衝擊時,堅強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逐步完善選舉制度,確保「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在港更好實踐,是中央依據憲法和基本法構建香港民主制度。
過去4年,香港民生取得多項突破,徐莉表示,社區客廳、地區關愛隊等新舉措的推出,讓社會弱勢群體的聲音被聽見,由愛國的香港人治理香港,才是香港最大的民主,大家樂見香港民主回歸「服務民生、促進發展」的本源。她提到,今年有更多愛國愛港人士參選立法會,香港的民主,正因植根「一國」,而展現「兩制」活力。展望未來,徐莉期待,立法會議員更積極推動房屋建設,改善民生,助力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希望廣大選民積極投票,共同書寫香港更好未來。
姚志勝:牢記要義讓民主步伐更堅實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統促總會會長姚志勝表示,2025年立法會換屆選舉下月初舉行,社會各界重溫白皮書,牢記完善選制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的核心要義,香港民主發展將能邁出更堅實步伐。
姚志勝指出,香港在港英時代沒有民主可言,反而是回歸祖國後,由中央政府根據基本法相關規定支持香港特區的民主向前發展。社會各界充分認識新選制對實現良政善治和推動香港發展的重要作用,以至對「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的重要影響,是對選好新一屆立法會推動香港發展、為市民謀福祉的有益啟示。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冼漢廸表示,過去香港在英國殖民統治下沒有民主可言,香港居民長期被剝奪參政議政的權利。他強調香港回歸祖國後,在基本法的保障下,香港居民才真正擁有廣泛的民主權利與自由,這是殖民時期所無法比擬的。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