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2025在港舉行
多極世界格局下的經濟變革「中國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2025昨日在政府總部舉行,圍繞應對全球經濟挑戰以及香港如何提升國際競爭力等議題展開討論。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 E Stiglitz與 Michael Spence來港出席此次論壇,Michael Spence昨在論壇期間接受香港文匯報等媒體訪問時對香港發展前景表示樂觀,他認為,在多極化世界新格局下,香港在金融、貿易及參與大灣區發展等方面仍具明顯優勢,特別是當前外國投資者對香港鞏固國家安全制度的誤解與疑慮已經釋除,香港金融中心前景和地位比以前更穩固。●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曉菁、楊盈盈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在論壇致辭中指出,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同時擁有國家機遇和國際機遇的雙重疊加優勢。這些優勢亦使香港在全球經濟變革中擔當關鍵角色。政府正積極配合國家「十五五」規劃建議,履行香港的責任,並把握「十五五」規劃建議中提供的豐厚機遇。
在全球變革中擔關鍵角色
李家超表示,國家正穩步推進高質量發展,為全球增長築牢根基,香港在國家發展進程中充分發揮獨特優勢,這些優勢亦使香港在全球經濟變革中擔當關鍵角色。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同時擁有國家機遇和國際機遇的雙重疊加優勢。在經濟前景不明的時期,香港擔當着「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持續為世界搭建互惠互利的橋樑,提供市場友善的營商環境。政府正積極配合國家「十五五」規劃,履行香港的責任,並把握「十五五」規劃中提供的豐厚機遇。
李家超強調,香港今年第三季經濟表現仍然強勁,出口持續增長,內需穩步擴張。展望未來,全球經濟持續溫和增長、金融市場活躍、美國減息、訪港旅客人次持續增加等因素,都支持香港經濟進一步增長。
李家超昨日還與Michael Spence及另一位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 E Stiglitz會面,就經濟、創新科技和教育等共同關心的議題交流意見。他表示,很高興兩位學者對香港的發展前景感到樂觀,認同香港在教育和創科等領域擁有顯著優勢,並支持特區政府提出的不同策略部署,包括分散投資和拓展新興市場,同時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把握好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正積極建設北都區大學城
他強調,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匯聚全球資金與優秀人才,特區政府正積極建設北部都會區大學城和推廣「留學香港」品牌,進一步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和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李家超說,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特區政府正持續發掘新增長點,其中全速發展的北部都會區是香港經濟發展新引擎,擁有巨大發展潛力和經濟價值,為香港創造更多職位和提升生產力。特區政府同時大力發展創新科技、人工智能和相關產業,積極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全力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為國家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參與灣區發展對港是加分
Michael Spence在訪問中指出,特區政府近年經濟政策上更為積極,配合香港於貿易和轉口方面優勢,有助鞏固在多邊貿易體系中的角色。大灣區是高度創新、在包括數字科技在內多個領域都處於前沿的經濟區域,參與相關發展對香港「無疑是加分」。
在貿易與供應鏈方面,Michael Spence強調,香港長期作為中國與世界聯通的「超級聯繫人」,一直是全球貿易及供應鏈組織的專家,這於全球局勢更趨動盪之際愈發重要。
不過,他亦指出,隨着大灣區交通日益便利,香港昔日依賴內地旅客的零售、餐飲等服務業出現明顯降溫,這部分需求萎縮所造成的缺口,是目前香港經濟最需要正視的問題,特區政府必須主動部署,進行具前瞻性的結構轉型,不能寄望經濟「自動復元」。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