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復星旗下生物醫藥業務擬落戶北都區

2025-11-19 04:23:26 財經
●郭廣昌指,香港須打通從研究到應用的「最後一公里」。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國家「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這一明確定位為香港的未來發展描繪了嶄新藍圖。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昨出席「中國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時發表演講表示,香港未來發展必須依賴「制度、機制、技術」三大層面的全方位創新,並透露復星正積極探討將生物醫藥等核心業務引入北部都會區,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他強調,香港憑藉「一國兩制」優勢,既能深度融入大灣區,共享國家發展機遇,又能持續鞏固其國際金融與貿易中心地位,他呼籲各界共同努力,推動香港在制度、機制與技術上持續創新。

今年以來港股強勢反彈,其中創新醫藥與科技板塊表現亮眼,郭廣昌認為有關表現印證制度創新對市場活力的激勵作用。他又指,香港的核心競爭力在於與國際接軌的制度環境,並以港交所2018年改革上市制度並引入18A章、突破性地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為例,認為新舉措有助打破創新藥研發融資難、周期長的瓶頸。復星旗下復宏漢霖正是該制度的直接受益者,成立僅9年、仍處研發投入階段時,便透過18A上市,獲得資本市場支持,實現跨越式發展,如今已成為該板塊首個全面盈利企業。

願設專項基金支持科學家創業

在機制創新方面,郭廣昌肯定香港近年推動「優才」、「高才」等計劃,有效吸引金融與科技領域人才。但香港在建築、醫養、護理、幼兒託管等領域,仍面臨人才數量與成本壓力。他以深圳與香港的建築技術成本為例,前者僅為後者的六分之一,高成本影響香港發展速度。他建議,香港可在綠色建築、智能建造、醫養護理等領域,擴大補充勞工計劃,並在引入人才的同時,保障本地就業與福利,形成良性循環。

郭廣昌強調,香港擁有頂尖高校與科研人才,但須打通從基礎研究到商業應用的「最後一公里」。他分享復星在深圳參與設立50億元人民幣生物醫藥基金的經驗,透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快速鏈接研發與產業資源。他表示復星願意與香港合作,設立專項基金或支持科學家創業,助力本土創新企業走向世界。他也提到,復星財富旗下的星路科技正探索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二手車金融領域,提升傳統資產流動性,展現技術創新在金融領域的潛力。

倡港設稀土等戰略資源期貨市場

同場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商學院院長、教授何德旭預期,香港在未來5至10年將迎來金融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他強調,隨着中國建設中等發達國家與科技快速發展,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獲實質提升。他特別提到香港金融市場近期活躍度顯著提升,今年募資總額大增,其中南向資金呈現單邊強勁流入態勢,反映內地投資者對香港市場信心增強。

論壇亦探討了新興金融領域的發展。與會專家提到,香港正積極拓展數字資產、綠色金融等範疇,構建更具韌性的金融生態系統。此外,會上更探討了將稀土等戰略資源金融化的創新可能性,建議香港可探索設立相關期貨市場,為國家戰略資源定價提供參考。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香港的角色正從過往「外資進入中國的橋樑」,轉變為「雙重中介」,既引導國際資本進入內地,也協助內地資本配置全球。這種轉變凸顯了香港在國家發展大局中不可替代的戰略價值。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