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探索構建多極世界之路 把握香港發展新機遇

2025-11-19 04:16:15 評論

梁海明 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

特首政策組於11月18日在政府總部舉辦了「中國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這場盛會以「多極世界格局下的經濟變革」為主題,匯聚逾500位來自本港、內地及世界各地的頂尖經濟學者、商界翹楚與政策制定者,包括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國社會科學院秘書長趙志敏,以及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 E. Stiglitz與Michael Spence和內地多名重量級嘉賓。論壇通過對全球經濟變革挑戰與機遇的深入探討,為香港未來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啟示和清晰方向。

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再次證明了香港作為連接祖國內地與世界的「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角色,更凸顯了特首政策組在策劃國際高端對話平台上的卓越能力。筆者亦有幸出席這場高規格的國際論壇,感受到特首政策組對全球經濟格局的深刻洞察和對香港未來發展的前瞻性布局,這場論壇規模大、議題專業,不僅是一次政策與學術的高層次交流,更為香港向世界講述「香港故事」提供了方向和平台。

展示國家發展新突破

論壇主題「多極世界格局下的經濟變革」不僅切合當前全球經濟格局的最新動向,更緊扣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收官與「十五五」規劃的啟航。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論壇致辭時指出,中國堅持高質量發展並取得突破,而「十五五」規劃的啟動,更明確了未來五年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為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了清晰指引。他強調,香港得益於「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擁有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和高度自由開放的金融體系。這些優勢不僅惠及本地,更令香港有能力在全球經濟轉型中發揮關鍵作用,鞏固其作為面向世界的自由港和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此次論壇的主辦方和協辦方陣容鼎盛,除特首政策組外,還包括國家級學術研究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及香港三大知名高校的智庫。這樣的高規格安排,既讓論壇成為香港向世界講述「香港故事」的重要平台,也凸顯了香港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獨特地位。

論壇的另一大特殊之處是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參與。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 E. Stiglitz與特首政策組組長黃元山博士進行了一場精彩的爐邊對談,深入探討全球經濟變革背景下中國經濟政策的重要意義。Michael Spence教授的演講則聚焦於多極化世界經濟秩序的挑戰與機遇。這些高端交流,為與會者提供了深刻的學術啟示,也為香港未來如何更好地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提供了方向。

論壇的舉辦正值國家「十五五」規劃啟動之際。在這一重要節點上,香港如何把握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中國社會科學院秘書長趙志敏博士在論壇中指出,香港要在「十五五」時期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必須充分發揮其「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在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建設方面,香港應加快步伐,與內地深化融合合作,共同推動更高水平的國際化。這種科技與經濟政策的結合,不僅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能,也為其在全球經濟變革中找到新的定位提供了方向。

助國家提升全球話語權

此次論壇其中一個最大的亮點,相信在於其對香港未來發展的三大啟示。

其一,鞏固香港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獨特角色。香港作為國家聯通國際市場的重要窗口,其「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角色不可替代。行政長官李家超提到,香港的優勢不僅惠及本地,更令香港有能力在全球經濟轉型中發揮關鍵作用,強調香港依然是面向世界、自由開放的金融港灣,香港作為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正積極努力對接「十五五」規劃,履行香港的責任,並抓住當中的眾多機遇。

其二,論壇強調了科技創新與金融的重要性。這兩個領域不僅是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重點,也是香港實現經濟多元化的重要突破口。香港可以憑藉其國際化的專業服務能力,推動本地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同時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

其三,論壇為香港和內地企業「併船出海」提供了寶貴經驗。多位內地重量級企業家在論壇上分享了如何利用香港的金融和專業服務優勢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這不僅有助於香港企業拓展國際市場,也進一步鞏固了香港作為國家「對外窗口」的重要地位。

建設世界一流灣區

這樣的經驗分享與合作模式,正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核心要義之一。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6%的人口,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成為新時代國家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平台。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廣東考察時指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要錨定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同心協力、穩紮穩打,努力實現重點突破、全面推進」。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一員,應不斷深化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合作,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香港長期以來是國家聯通國際市場的重要窗口,未來不僅需要鞏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傳統優勢,更需主動承擔「超級合夥人」的角色。「超級合夥人」的核心在於協同合作、資源共享及責任共擔。這一角色的提升意味着香港不僅需要依賴自身優勢,還要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共同承擔發展責任,積極參與產業規劃、技術研發和規則對接,推動區域協同發展與制度創新。更重要的是,這一角色要求香港在共建大灣區的過程中,與內地城市形成緊密的合作關係,分享利益、共同應對挑戰,實現雙贏。

此次國際論壇的舉辦恰逢其時,為香港描繪了一幅充滿機遇的未來藍圖,也展示了特首政策組在政策研究與國際交流上的卓越能力。筆者期待特首政策組未來繼續舉辦此類高端論壇,為香港在全球舞台上發揮更大影響力提供助力。只要香港能抓住「十五五」規劃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機遇,深化與內地的合作,積極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其未來發展將不可限量。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