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愉韻度曲】試評獲大獎楹聯

2025-11-19 04:03:30 愉韻度曲
●謝興華獲獎楹聯作品。 作者供圖

梁君度

最近書法家謝興華創作的一副對聯獲得50萬元獎金。

此作於筆法上追求雄強蒼勁,多採用側鋒、偏鋒,線條粗獷豪放。「紅」「青」「院」等字的起收筆頗具「飛沙走石」之勢。墨色濃淡對比強烈,枯筆與漲墨交錯,形成強烈視覺張力。

結字欹側多變,打破傳統對稱格局。「滿」字左收右放;「花」字上緊下鬆,在不穩中求險絕。章法上,上下聯氣勢貫通,單字大小、疏密隨意鋪排,展現出「以畫入書」的創作特色。

整體呈現豪放派書風,明顯受民國以來「碑學狂草」與現代寫意書風影響,兼具狂放與民間書寫的樸野氣息,體現了當代書壇「求新求變」的創作傾向。

從傳統審美看,其筆法精細度稍欠,部分字結構過於隨意,「庭」「人」等字的筆畫銜接略顯粗糙。但從創新角度而言,展現了當代書家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探索姿態。

入夜,我竟隱約見幾位古人正品評這副對聯。

鍾繇捋鬚沉吟:「墨氣酣暢,猶見漢隸遺韻。然起筆多露鋒芒,若能藏鋒,筋骨更顯渾厚。書者當知『疾澀』之道,縱狂放亦需見內斂。」

王羲之輕撫茶盞,淺笑道:「筆勢如劍舞游龍,頗得『意先筆後』之趣。然《蘭亭序》中『之』字各異,皆順勢而生。今見『人』字捺腳虛浮,若悟『轉側偃仰』之妙,狂怪自歸法度。」

顏真卿聲若洪鐘:「善!其枯筆飛白有《祭侄稿》悲憤之慨!然某當年縱筆痛哭,亦守『屋漏痕』之則。今見『滿』字右展過甚,如舟失壓艙石;『青』字中豎偏軟,若將折之戟。氣魄當以沉雄為根,豈可縱逸失度?」

蘇東坡執竹杖點向虛空:「此子有石壓蛤蟆之趣,卻缺蛤蟆蹲踞之穩。吾言『執筆無定法』,然『紅』字末點如墜石;『花』草頭似風荷,墨戲中當見真性情。若酒酣時揮毫,或能去其刻意,添段天然。」

米芾拋硯大笑:「諸公何其迂也!此作漲墨如雲山,側鋒似劍斫,正合吾『刷字』快意!縱有瑕疵,勝過千幅館閣奴書!」

眾賢爭論未休,忽曙光透紗,古人身形漸淡,眼前墨痕漸漸遊走,始知是南柯一夢。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