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姚弦雅音】影響力與文化機遇

2025-11-19 04:03:16 副刊

姚珏

周日下午,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委員會界別選舉論壇舉行。這個界別候選人最多,50名候選人同見選委、同場較量,體現了良性競爭的優質民主,也是對參選人一次綜合影響力的考驗。影響力就是以他人樂於接受的方式改變其思想與行動的能力,也是通過戰略影響、目標說服力等維度實現預期目標的綜合能力。未來如果成為立法會參政議政的議員,具備個人的綜合影響力極其重要。

在「愛國者同心治港」「一國兩制」發展的新時期,這種影響力的要求更高,不僅僅是個人的、個別界別的,更要總攬香港整體均衡發展,特別是要清晰了解香港所長、國家所需,還有就是要看到世界局勢,幫助香港發揮國際影響力,助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

當前的國際形勢複雜多變,上個月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在對國家「十五五」規劃提出的建議中,已經指出:「大國關係牽動國際形勢,國際形勢演變深刻影響國內發展,我國發展處於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我感覺要應對這種形勢,影響力的提升也相當重要,不光是政治、經濟、國防實力,而且文化藝術的軟實力也極其重要,這是促進民心相通,增進理解的重要基礎。中央在給「十五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踐行,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不斷激發,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顯著增強,國家軟實力持續提高。」提升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就是要「講好中國故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還有「深化文明交流互鑒,廣泛開展國際人文交流合作」。

從這些方面來說,香港大有服務國家的發展空間。因此未來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機遇,不僅僅是這個領域的工作,更是關係全局影響力的重要方面。相較以前,香港在「十五五」規劃方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需要更加主動,更需要體現出影響力方面的綜合優勢。比如香港協助內地企業「出海」,除了專業配套和國際聯繫,香港在文化交流和思維習慣方面的優勢也能形成協同效應,通過「文化交流」促進民心相通,為「出海」提供更好的形象宣傳。因此我希望未來選出的立法會議員,都能把文化藝術的發展納入到全局思考中,需要有更長遠的眼光,為香港的文化盛事中心,為國家的文化強國建設去努力。

文化藝術,特別是音樂,作為國際語言,可以用心溝通,可以展示國家形象,促進溝通理解,實現互相尊重。香港可以發揮這樣獨特的作用,助力我們國家在加深國際交往合作方面,實現綜合影響力的提升,也幫助中華優秀文化更好地傳播到全世界,實現我們的文化自信。

因此我要再次呼籲12月7日大家都積極出來投票,選出對於文化有理解、真正能夠實現影響力的當選人。當然,投票本身也是實現我們每一個人的影響力,因為影響力的第一步就是參與和融入。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