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禎兆
《鬼滅之刃》的鬼,看起來偏向屬「外來病毒」,它們的生成機制是鬼舞辻無慘注入的血液變異,而非恐懼凝結。但鬼的殘忍、貪婪、孤獨,正正反照着社會邊緣和人性的悲劇。每個成鬼者,往往不是本性邪惡,而是人世間的無助與壓抑讓他墮落。炭治郎治鬼,不只是消滅敵人,更重要的是理解人為何會墮鬼,尋找人心能否復歸的可能。《鬼滅之刃》雖然以血腥戰鬥為外表,但其主題是人之復仇與救贖,正視自身與外在的裂痕。
將三者並列,每部作品表面上寫的都是「消滅某種外敵」的方程式,但卻反覆強調敵人並非完全來自異世界或純粹邪惡。我們與外敵同源,敵人是恐懼、情緒、慾望的具現,是每個人心中不願面對的弱點和黑暗。然而,《咒術迴戰》和《鏈鋸人》在這層面的展現尤為徹底,兩者都將人類的情感、概念化的恐懼、精神壓力,從無形聚合成有形的戰鬥對手,把人的內在掙扎搬到舞台中央。
如果單從打鬥漫畫的角度看,場面再怎麼精彩,最吸引我的始終是角色與「自身之敵」的拉扯。外敵由人心所生,打敗的不是怪物,是自己的一部分。三作都指向這種思想,卻以《咒術迴戰》和《鏈鋸人》寫得最純粹和讓人有感,這種你我共鳴的掙扎,才真正符合我的胃口,而且更有哲學深度。
但現實上市場反應則以《鬼滅之刃》最為優勝,也進一步說明簡單易明的邏輯,大量官能刺激的對戰場面,似乎是最易入口的迷湯。不過人各有所好,而且能夠在宮崎駿世界之外再打出一片天,始終令人無比鼓舞。說到頭來,在今時今日的世道下,直視個人的陰暗面,才更具時代意義。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