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全球航商領袖嘉賓發言撮要

2025-11-18 04:35:01 財經

國際航運公會主席Emanuele Grimaldi:

●關稅壁壘、港口限制以及源於貿易爭端的報復性措施,正在破壞貨物的自由流動。香港等樞紐港口在全球脫碳進程中扮演着關鍵角色,作為能源轉型落地的重要門戶,將承接、儲存可再生能源並轉運至船舶與工業用戶。

馬士基首席執行官Vincent Clerc:

●全球貿易展現強勁韌性,港口仍是供應鏈關鍵壓力點之一,加大其現代化基礎設施投資已成戰略要務。下一代港口運營不止於自動化,更要實現端到端數字化貨流協同。

日本郵船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曽我貴:

●正穩步推進脫碳戰略的發展,包括建造氨燃料船隻。船舶用氨技術已通過驗證,未來最大的障礙是成本的增加,如何加速綠色氨的發展,實現大規模生產,降低成本,使清潔氨氣轉變為一種實用且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

挪威船級社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Remi Eriksen:

●全球能源轉型雖勢不可擋,但速度不及預期且存在不確定性,需通過低碳燃料、能效提升等多元策略協同推進,其中中國已成為技術的關鍵提供者,有力支撐着其他國家的脫碳進程,是能源轉型的典範。

香港船東會主席Angad Banga:

●香港作為國際航運、金融和貿易中心,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擁有眾多獨特優勢。而香港也正在採取行動,在政策、基礎建設和夥伴關係等方面,加速打造成為綠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

中國船級社總裁趙晏:

●作為全球航運與造船大國,中國正積極引領航運業可持續發展變革,推動向綠色、低碳、智能化加速邁進。呼籲行業在四個關鍵領域聯合突破技術瓶頸,包括共建綠色創新聯盟、協作完善規則標準體系、打造全球綠色能源網絡,以及共育航運未來人才。

中國船舶集團總經理王國強:

●未來將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全鏈條攻關核心技術,引領航運造船融合趨勢,積極參與全球航運綠色智能標準及法規建設,貢獻中國方案與中船方案,在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

整理: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林靜文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