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語文數理考試專家聚浸大 共論AI備考DSE 強化升學競爭力

2025-11-14 13:37:26 教育
ATP亞洲分會2025主題論壇講者、專題發言嘉賓及與會者合照。(主辦方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國際考試業協會(ATP)亞洲分會2025論壇「從測試到提升學生素養:借力人工智能強化升學競爭力」,近日於香港浸會大學成功舉辦。論壇匯聚各高校語言研究、數學和科學領域教授,以及人工智能(AI)行業領導者和教育決策者,共同探討AI如何重塑香港中學文憑試(DSE)的備考方式,聚焦先進的考試模擬技術、數據庫開發、AI驅動模擬、個性化備考,以及以競爭力和課程大綱為導向的反饋。此次會議並深入探討AI倫理和素養,共同探索解決學生使用AI學習工具新困境。

是次論壇由浸大文學及社會科學院語言及文化學部、國際考試業協會、中國計算機學會聯合舉辦,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香港分會、亞馬遜雲科技、譯點通、北京百世百誠教育科技、芥末堆教育協辦,多名專家涵蓋AI重塑香港教育前景的總體綜述,詳解香港政府相關支持及與國家戰略對齊的融合框架。

在開幕演講中,香港創科發展協會創會主席陳迪源以「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政策框架:立法視角」為題,為與會者勾勒出香港以階段化策略推動AI融入教育的藍圖。浸大語言及文化學部總監、香港翻譯協會主席潘珺,亦與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香港分會主席、亞馬遜雲科技教育行業總監劉東屏則共同發表「數字時代的語言素養:雲端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及其影響」的主題演講。而浸大計算機科學系教授徐建良及北京百世百誠教育科技執行總裁吳雨濃,也分別圍繞「提升學生高等教育素養的人工智能工具」及「高風險考試中的數字創新:中國頂尖大學實踐」作分享。

此外,參與論壇的專家也展開兩場專題小組討論,分別題為「香港中學文憑試人工智能整合——平衡創新與教育公平」和「香港中學文憑試國際化——本土身份與全球標準的博弈」。前者聚焦可及性與可負擔性、實施時間規劃、數據隱私與個性化的權衡,及教師角色演變四個關鍵議題;後者則聚焦DSE的定位,深入探討平衡本土文化特質與國際標準,推動AI技術的應用,深化國際合作。

是次論壇透過匯聚多元觀點,突顯AI在DSE能力評估與發展方面的應用,並為AI時代下的跨界交流,培育人文領域跨學科協作提供契機。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