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宋偉)據新華社消息,14日9時許,中國076兩棲攻擊艦首艦四川艦從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碼頭解纜啟航,赴相關海域開展首次航行試驗任務。這次海試將主要檢測驗證四川艦動力、電力等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自2024年12月下水以來,四川艦建造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順利完成系泊試驗和裝設備調試,具備出海試驗的技術條件。
四川艦是全球首次採用電磁彈射技術的兩棲攻擊艦,舷號51,滿載排水量4萬餘噸,設置雙艦島式上層建築和全縱通飛行甲板,創新應用電磁彈射和阻攔技術,可搭載固定翼飛機、直升機、兩棲裝備等。
其中,四川艦的前艦島主要負責航行控制,後艦島專注艦載直升機、無人機及固定翼飛機的起降指揮。這種分工避免了傳統單艦島設計可能出現的功能衝突,提高了指揮效率。
四川艦艦尾設有塢艙,可容納726型氣墊登陸艇和兩棲裝甲車輛,具備搭載一個完整兩棲作戰營的能力,能夠實現「空中壓制-垂直登陸-灘頭突破」的立體作戰協同。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艦前艦島的主桅柱表面分布天線陣列,分別覆蓋X、L、C三個波段,構成一套全頻段偵測網。而頂部一對大型雙面S波段雷達,探測半徑突破500公里,足以監控彈道導彈飛行軌跡。X波段雷達專門鎖定超音速反艦導彈等高速小目標;C波段兼顧探測距離與分辨率,能穿透複雜電磁環境追蹤無人機;L波段則專攻隱身戰機——這套組合是中國海軍為應對未來戰場量身定製的「反隱天網」。在其下方,一圈小型陣列環繞桅杆,形似「圍脖」,這套IFF敵我識別系統能確保在無人機混戰中精準分辨友軍與敵機。
四川艦採用的電磁彈射,能量調控精度高,尤其適合無人機,可避免傳統彈射器對輕型機體的損傷。後艦島C波段雷達專司航空管制,聚焦艦載機起降空域。 尤其在放飛艦載版攻擊-11隱身無人機時,能以毫米級精度追蹤飛行軌跡,避免碰撞事故。
軍事評論員曹衛東表示,四川艦配備電磁彈射和阻攔着艦系統,塢艙最少可以搭載三艘中型氣墊船,同時還可以搭載兩棲坦克、兩棲裝甲車等裝備。相比之下,美海軍的「美國級」雖然能搭載6架F-35B隱身短距垂直起降戰機,12架MV-22「魚鷹」傾轉翼飛機,但其取消了塢艙,不能搭載LAVA兩棲氣墊船、裝甲戰車等,已無法從海上水面投送兵力。因此,中國的076型堪稱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全、執行任務更多樣化、作戰能力更強的兩棲攻擊艦。
相關閱讀:

0 / 255